染色體羅伯遜易位攜帶者在生殖細胞形成的減數分裂1過程中,所涉及的14號、21號以及der(14;21)三條染色體會出現1:2分離,其結果可能形成6種不同的配子,在與正常的個體婚配後,可形成6種核型的受精卵:①正常二信體核型,②平衡易位攜帶者核型,②易位型唐氏綜合徵核型;④21單體核型:⑤14三體核型:④14單體核型。前三種核型出生後分別為正常個體、平衡易位攜帶者和易位型唐氏綜合徵患者,而後三種核型的胚驗基本發生流產而不能存活。
相關詞條
-
羅伯遜易位
羅伯遜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又稱著絲粒融合(centric fusion)。這是發生於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的一種易位...
命名 示例 -
染色體畸變
染色體畸變(chromosomal aberration)是指生物細胞中染色體在數目和結構上發生的變化。 每種生物的染色體數目與結構是相對恆定的,但在自...
概況 發現 原因 類型 引發疾病 -
人類染色體
染色體(chromosome)是遺傳物質,基因的載體,人類的常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 人體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3對,其中22對為男女所共有,稱為常染色體...
形態特徵 常見疾病 染色質 常見病例 畸變原因 -
羅伯遜氏易位
一種特殊的染色體易位現象。指兩個同源或非同源的近端著絲粒染色體斷裂之後相互融合,成為一個中部或亞中部著絲粒染色體。結果染色體數目減少,但臂數不變。此種現...
英文翻譯 現象介紹 -
染色體畸變疾病
染色體畸變是因為先天性染色體數目異常或(和)結構畸變而形成的疾病。正常受精卵是由各含一個染色體組的精子和卵子結合而成,因此,受精卵發育形成的體細胞就具有...
疾病名稱 疾病概述 疾病分類 疾病病因 診斷檢查 -
染色體異常
在人類大多數細胞核中都有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呈現46條桿狀結構。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大多數基因均位於染色體的DNA之中。染色體是組成細胞核的基本...
概述 病因及分類 臨床表現 常見綜合徵 檢查 -
染色體損傷
染色體損傷,指的是染色體結構發生畸變。
-
染色體檢查
常用的正常和異常染色體的命名、縮寫和符號(ISCN,1978)如下: A-G成 染色體組; 1-22 常染色體序號; X,Y 性染色體; / 用於分開嵌...
正常值 臨床意義 -
羅氏易位
羅氏易位:又稱羅伯遜易位或絲端融合。這是發生於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的一種易位形式,當兩個近端著絲粒染色體在著絲粒部位或在著絲粒附近部位發生斷裂後,二者的長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