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社村[陝西省三原縣新興鎮下轄村]

柏社村[陝西省三原縣新興鎮下轄村]
柏社村[陝西省三原縣新興鎮下轄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柏社村位於新興鎮西北部,距三原縣城25公里,該村下轄15個村民小組,是該縣較大的一個行政村。有保留較為完整的窯洞、民居住宅;保存完好的地窯134院,經常有人居住的地窯25院,廢棄地窯52院,總計211院,村落周邊為典型的田園自然景色,果樹、楸林繁茂,具有鮮明的風貌特色。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村景 村景

柏社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發展歷史。蘊含有古老的人居文化基因,並曾成為地區商貿發達的歷史古鎮。

古時,柏社位於本縣的最北端而與現在的耀縣接壤,地理位置特殊,是關中通往陝北、甘、寧的重要通道,秦漢以後屢為兵家必爭之地,近代革命時期,柏社是通往革命根據地“照金”、“馬欄”、“延安”的咽喉要地,紅軍,八路軍均在柏社設有秘密交通站。

晉代柏社村民居於“老堡子溝”,前秦時期遷移至“胡同古道”。南北朝時期,北魏在此建城堡,現存於村東北,城溝城形依稀可辨。隋代在古堡西南800米處建新城,今稱南堡西城。唐朝經過貞觀之治,南堡又添東城。

宋代柏社成為原區商貿集鎮。明代時期建立北堡,其位於壽豐寺西臨,成為盛極一時的商貿集鎮。現今,留有當年的商業街一條,民居街三條,明清古建民宅四院。

軍事要地

胡同意為窄街長巷。柏社的胡同古道在古時深約6——10米,窄而狹長彎曲不直,長約4.5公里。胡同古道成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咽喉要地。現金,村民在胡同兩側修建窯洞居住。柏社,三原北極的門戶,古道,戰略要地的咽喉。

風貌特色

柏社村在新興塬上,離三原縣城四十餘里,是當地遺留規模最大的地窯村。 遠望,一片雜木林綿延新興塬上,偶露屋頂城牆。近觀,楸樹成林、雜木交錯,窯房結合,百年槐挺立村中老城旁。樹是直的、彎的、斜的、抱的、粗的、細的,皆裸枝搖曳;地窯是方形、長方形,東西南北,圍棋子般散落,又被密植的樹遮擋。地窯有磚砌的、土造的、泥抹的。正觀賞間,這邊突然地底下冒出一個紅衣少女,那邊黑衣老人正行走又沉到地底下。地窯最多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窯,也有百十年的古窯,地窯多為七八米深,也有十二米深的,保持著原始古樸之風。

人們從地面挖一斜坡,或直或曲,通進窯院。有的兩地窯共用一通道,中間分一岔道。大多人家院中栽一果樹,樹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慎掉進地窯坑。從地窯上鳥瞰,可見下面窯門口有孩子寫作業,黃牛窯側吃草;有的窯洞門前曬著一床乾饃餅,鳥就飛了下去;有的婦人窯門前做著針線活,娃娃爬在膝頭。太陽光斜射下去,裡面有了冷暖色彩。曬飽了太陽的老人,彎腰縮進窯里。玩不夠的貓狗、娃娃,仍在嬉戲著最後一縷陽光。

漫步村道,雞犬相安,驢馬悠閒。包穀稈堆集窯上面,金黃的包穀棒掛滿樹枝。草垛連綴錯落,大雞小雞覓食,黑羊牡羊棲息。豬小如牛,窯大似井。人們穿行於地上地下,通天接地,采陽補陰,冬暖夏涼,閒適靜謐。這兒是三原、耀州交匯處,自古天高皇帝遠,人們自耕自食,仿佛世外桃源。此地民風淳樸厚道,行為規範,待人真誠。來客泡了家裡珍藏的最好的茶,用了家裡最好的茶碗,嘴裡卻連說:我們這裡條件差,招待不好。又是忙著擀麵,又是拉手要送蘋果,好像自己欠了外人什麼似的,讓客人感動留戀。

走進七十五歲的崔淑梅家地窯,十多米的斜下坡,進入窯門拐一個彎,眼前豁然一亮,四四方方的地下大院落,七八間窯洞。中間的大窯洞簡樸整潔,牆間貼著“有求必應”的年畫。土炕靠窗寬大,占據三分之一空間。女主人丈夫大躍進修水庫時生病去世,當時她還不到三十歲,一直拉扯四個孩子長大成家。女主人娘家是龍王村人,她人雖瘦小,但身體硬朗,性格開朗。老人用以前的舊大門做了案板。大面櫃呈斗形,下面高支架,上面掛竹籃。土窯洞清淨舒適。老人忙著擦桌搬凳招呼來客,說:從西安來的年輕人不敢住這裡,怕砸了自己。過去知青下鄉就住過這地窯。笑語溢滿了幽幽的地窯。

柏社村當地日照時間長,土質好,長的蘋果、梨汁多甜口,灌區的水果沒法比。村里月有集市,年有社火。村人送我們到村口,拉著手說:樹綠了來,好看!秋紅了來,好吃!起風了,瘮瘮的,初春的味道,炊煙從窯頂冒出,軟軟地飄散。雞叫了,鳥唱了,狗咬了,女人喊娃娃吃飯了,地窯古村落似一首古老的民樂迴蕩在天地之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