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蘇東坡傳

編輯推薦
二十世紀四大傳記之一。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一位吾國吾民始終在心的國學大師,一位大江東去浪淘不盡的豪情詩人,相似的心靈是靈魂的轉世,看東坡光風霽月,渡危抓機,從容應對,聽林語東坡,顯中國智慧。
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莊亦諧,生動而有力,雖胥視情況之所宜而異其趣,然而莫不真篤而誠懇,完全發乎內心。
他能狂妄怪僻,也能莊重嚴肅,能輕鬆玩笑,也能鄭重莊嚴,從他的筆端,我們能聽到人類情感之弦的振動,有喜悅、有愉快、有夢幻的覺醒,有順從的忍受。
他身上顯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開始,即強而有力在他身上運行,直到死亡封閉上他的嘴,打斷了他的談笑才停止。
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於苟苟營營的政治勾當之上。他不忮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然表達心之所感,至於會招致何等後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則是由於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二則是由於他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構成了他名氣的骨幹,他的風格文章之美則構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在蘇東坡這些方面,其他詩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這些品質之薈萃於一身,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不可能多見的。而蘇東坡正是此等人!
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並不精於自謀,但卻富有赤心為民的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他雖生性倔強、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過也有時口不擇言,過於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藝、好奇深思,雖深沉而不免於輕浮,處世接物,不拘泥於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
蘇東坡傳
——林語堂
內容簡介
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
主人公簡介
蘇東坡傳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他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祐二年(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卷一童年與青年
第一章文忠公
第二章眉山
第三章童年與青年
第四章應試
第五章父與子
卷二壯年
第六章神、鬼、人
第七章王安石變法
第八章拗相公
第九章人的惡行
第十章兩兄弟
第十一章詩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抗暴詩
第十三章黃樓
第十四章逮捕與審判
卷三老年
第十五章東坡居士
第十六章赤壁賦
第十七章瑜珈與煉丹
第十八章浪跡天涯
第十九章太后恩寵
第二十章國畫
第二十一章謙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工程與賑災
第二十三章百姓之友
第二十四章二度迫害
卷四流放歲月
第二十五章嶺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仙居
第二十七章域外
第二十八章終了
2010版
編輯
基本信息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第3版(2010年7月1日)
平裝:276頁
正文語種:中文
開本:16
作者:林語堂
定價:22元
內容簡介
《蘇東坡傳》內容簡介:過去童子時讀古文,所讀傳記文字,都是短篇,如《史記》的《刺客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最長的也不過《項羽本紀》。唐代傳奇如《虬髯客傳》、《長恨歌傳》則是小說,去真正史實太遠。唐宋以至清代古文的傳記文仍是短的散文。中國傳記文章之長至排印成冊者,似乎是開始於現代,但為數不多,其中《蘇東坡傳》(111eGayGenius)這類文學創作之出現,與過去之歷演義小說不能說毫無關係,但所受的直接影響,還是來自西方的傳記文學,在英文著作中如James
Boswell的LifeofSamuelJohnson。GilesLyttonStrachey的Queen
Victoria,LifeofAbrahamLincoln,TheLifeofHenry
George等皆是。以中國歷史之長、史料之富,寫名人傳記的背景和基礎,可算極為有利。像林語堂先生這兩本名人傳記寫得實在好,但可惜我們所擁有的這類書實嫌太少。是否我們的學者作家能接著再寫出幾本來?真令人延佇望之。
目錄
譯者序
原序
卷一童年與青年
第一章文忠公
第二章眉山
第三章童年與青年
第四章應試
第五章父與子
卷二壯年
第六章神、鬼、人
第七章王安石變法
第八章拗相公
第九章人的惡行
第十章兩兄弟
第十一章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抗暴詩
第十三章黃樓
第十四章逮捕與審判
卷三老年
第十五章東坡居士
第十六章赤壁賦
第十七章瑜珈與煉丹
第十八章浪跡天涯
第十九章太后恩寵
第二十章國畫
第二十一章謙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工程與賑災
第二十三章百姓之友
卷四流放歲月
第二十四章二度迫害
第二十五章流放嶺南
第二十六章仙居
第二十七章域外
第二十八章終了
附錄一年譜
附錄二參考書及資料來源
後記
2012版
編輯
編輯推薦
蘇東坡雖文章名聞天下,仕途卻歷盡艱辛,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的進取、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閃耀在中國歷史的星空。
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用生花妙筆,將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的一生娓娓道來,同時,也把一個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的蘇東坡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圖書目錄
原序
卷一童年與青年
第一章文忠公
第二章眉山
第三章童年與青年
第四章應試
第五章父與子
卷二壯年
第六章神、鬼、人
第七章王安石變法
第八章拗相公
第九章人的惡行
第十章兩兄弟
第十一章詩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抗暴詩
第十三章黃樓
第十四章逮捕與審判
卷三老練
第十五章東坡居士
第十六章赤壁賦
第十七章瑜伽與煉丹
第十八章浪跡天涯
第十九章太后恩寵
第二十章國畫
第二十一章謙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工程與賑災
第二十三章百姓之友
卷四流放歲月
第二十四章二度迫害
第二十五章嶺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仙居
第二十七章域外
第二十八章終了
附錄一年譜
附錄二參考書目及資料來源
基本信息
書名:《蘇東坡傳》
作者:林語堂
譯者:張振玉
出版人:劉清華
開本:880mm*1230mm1/32
字數:260千字
印張:11.5
版次:2012年一月第一版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書號:ISBN978-7-5404-5202-5
上架建議:名家經典·傳記
定價:28元
作者簡介
編輯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