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莊

林森莊

林森莊,1950年11月24日出生於台南縣(今台南市)六甲鄉,漢族,農民出生,無黨派人士,與其兄林朕古先生一起榮獲台灣農業最高獎項——台灣神農獎!

林森莊先生被譽為“TW-6台灣龍鰍之父”。

人物簡介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台南縣(今台南市)六甲鄉

出生日期:1950年11月24日

主要成就:台灣神農獎、tw-6台灣龍鰍之父

人物生平

1968年,林森莊先生臨近退伍,與其兄林朕古先生一起創辦了“淡水養殖人工繁殖場”(以下簡稱養殖場),是當時全國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家從事鬍子鯰、黑魚的人工繁育工作,並且取得成功的養殖場!
1971年,林森莊先生退伍後在養殖場組織“羅氏沼蝦”的人工繁育工作,於同年開始進行早期的泥鰍人工繁育實驗。
1973年,林森莊先生與其兄林朕古先生一起成功完成淡水白鯧的人工繁育,但是在一次工作中林森莊先生左手受傷,暫時無法再繼續從事相關研究工作,人生步入最低谷。
1976年,林森莊手傷痊癒,再次投入到養殖場的研究工作中!此時台灣泥鰍產業蓬勃發展,開始出現人工大面積養殖。
1988年,台灣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以下簡稱漁業署),烏山頭淡水繁養殖示範中心(以下簡稱示範中心)正式聘請林森莊先生與其兄林朕古先生,從事相關淡水產品的科研與推廣工作。
1991年,台灣泥鰍養殖戶經過多年的人工大面積養殖,發現當時的泥鰍品種生長緩慢,並且出現一些不良性狀,大小參差不齊。林森莊先生兄弟二人開始在示範中心著手優質“台灣龍鰍”的培育和改良工作。
1994年,台灣漁業署推行循環水養殖模式,林森莊先生開始在示範中心從事循環水養殖模式的相關研究和推行實施,並取得成果。
2001年,在示範中心經過多年的優質泥鰍篩選、雜交、培育、改良後,優質“台灣龍鰍”的培育取得了巨大進展!培育出了性狀相對穩定,可以大面積推廣養殖的優質“台灣龍鰍”品種,並在當時開始在台灣進行養殖推廣。
2005年,通過對之前培育出來的優質“台灣龍鰍”品種的持續多代最佳化改良,形成了性狀相當穩定,生長周期約3~6個月、個頭大、抗病能力強的“台灣龍鰍“品種。
2011年,退休後的林森莊先生通過朋友介紹,到海南進行“台灣龍鰍”試驗性養殖研究工作。
2012年,與湖北藍海春鰍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強強聯手,合力將“TW-6台灣龍鰍”引入中國大陸,並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將台灣龍鰍養殖在大陸打造出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眾所周知,“TW-6台灣龍鰍”是由台灣泥鰍品種選育、人工繁育、人工養殖第一人,台灣漁業署淡水所首席工程師、台灣龍鰍之父林森莊先生耗費四十二年心血將台灣、大陸及泰國、緬甸、高棉、越南、寮國等東南亞諸國的泥鰍品種進行雜交、選育,培育而成,是全球唯一公認的人工培育品種,具有個體大(可長至一斤余)、生長速度快(三個月即可長至二兩)、不鑽泥(冬天很好捕撈)、畝產過萬、適應性廣、免疫力強、飼料係數低等本地品種無可比擬的優勢。藍海春公司總經理鄭繼斌先生在當時也是有些忐忑的,所以他在2013年將台灣龍鰍的整個繁育和養殖在自己手裡過了一遍,發現台灣龍鰍在大陸地區的表現和在台灣沒有什麼差別。經大陸專家和台灣專家強強聯手,成功實現了該品種的本土化,使得公司的發展如虎添翼,也讓公司的客戶受益匪淺。台灣龍鰍的問世,引起了中國大陸、台灣、日本水產界的高度重視和評價,同時,也引發了火爆大江南北的養殖熱潮。
目前,林森莊先生現坐鎮海南1500畝基地,專事保種、擴群這一核心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