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歷
1959年畢業於原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本科,畢業後即分配到華山醫院內科教研室從事臨床血液學醫、教、研工作,經歷住院醫師、主治醫師、講師、副教授,1982-1983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附屬醫院普內科進修臨床流行病學,取得碩士學位(Msc.),1989年晉升為血液科教授,1993年起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至今。2001年由華山醫院授予“終身教授”榮譽稱號。
歷任華山醫院內科教研室副主任、診斷學教研室主任、臨床流行病培訓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第二屆全國臨床流行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首屆臨床流行病學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全國血液學分會常委及貧血學組委員、上海市血液學專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內科學會委員。現任華山醫院終身教授、血液學科博士研究生導師、《實用內科學》第13版主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中華血液學雜誌》、《英國醫學雜誌(中文版)》、《中國循證醫學雜誌》、《上海醫學》及《內科理論與實踐》雜誌編委。
成就及榮譽
林教授系我國著名的臨床血液學家和臨床流行病學的奠基人,47年來長期從事臨床血液學,特別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和鐵缺乏症的研究,80年代中期又開始從事我國臨床流行病學的建立和開創工作以及造血系統疾病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他的主要貢獻在於創造性地將臨床流行病學和血液病學研究相結合、將臨床流行病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相結合,使我院血液病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林教授也是我國第一批派往國外學習臨床流行病學的臨床醫師,80年代初學成回國後即投身於將臨床流行病學引入我國進行開創性工作,和國際臨床流行病學網路組織(INCLEN)建立聯繫,引進國外資助,在原上海醫科大學建立了臨床流行病學中心,成為國內最早開設臨床流行病學新課程、編寫新教材的單位之一,在國內最早建立臨床流行病學碩士生培訓項目、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臨床流行病學項目。利用國外資助為我校先後推薦20多名臨床醫師赴國外學習臨床流行病學,學成回國後都成為各科及臨床流行病學雙學科帶頭人,其中不少已成為各科博士生導師。他們將臨床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迅速融合到臨床各科,出現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在中華系列雜誌上發表了一大批套用臨床流行病學方法研究臨床課題的高質量論文,從而提高了我國臨床科研水平。在培養臨床流行病學高級人才方面,林教授也做了大量工作,單就我校統計,共培養了28名具有碩士學位的臨床流行病學高級人才,這些臨床醫師以後都成為各校臨床流行病學科帶頭人。1989年,林教授和華西醫科大學的同道們聯合發起建立了中國流行病學網路組織(CHINACLEN),成為1993年成立的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分會的前身。林教授作為前任臨床流行病學分會的主任委員,在我國臨床流行病學的普及與提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特別是將臨床流行病學融合入臨床各科具有突出貢獻。在我國形成了一支具有相當數量的臨床流行病學工作者隊伍,在我國臨床醫學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林教授的主要成就是將臨床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套用到臨床血液學研究中去,在鐵缺乏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紅細胞酶病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中獲得重要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內血液界的公認。在國內首次套用臨床流行病學方法對鐵缺乏症的危險因素及各項鐵參數診斷價值進行評價,套用病例對照研究證實氯乙烯及乙雙嗎啉與白血病的發病關係,對獲得性紅細胞酶病和急性白血病預後進行系統研究。對血液病的大樣本、多中心以及以人群為基礎的臨床研究做出重要貢獻,共取得科技成果獎7項,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中華醫學會施思明基金三等獎、上海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及上海市科技成果一項。主編專著6本,參編15本,發表論文近200篇,其中16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報告。
林教授熱愛醫學教學工作,長期從事醫學教學改革,特別在診斷學教育改革中做出顯著成績,《新編診斷學基礎》的出版反映了改革的成果。《臨床醫師繼續教育新模式》獲199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現代臨床流行病學》新教材獲2003年度上海市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三等獎,已定為十一五規劃教材。《臨床流行病學的課程建設和實踐》獲2005年度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連續兩年被評為寶鋼和普康優秀教師獎。共培養博士生16名,碩士生9名,指導血液專業博士後1名。
林教授47年來從未脫離臨床第一線,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查房中重視病史、體格檢查和臨床思維,臨床工作認真仔細,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並且在日常醫療工作中善於總結,發現新問題,先後報告的非白血病綠色瘤(1980年)、胸腺瘤合併純紅再障(1980年)、繼發SLE的再障(1985年)、POEM綜合徵(1987年)及造血細胞假瘤等都是國內首次報告。
由於林果為教授的突出貢獻,於1993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1年分別被英國和美國傳記中心錄入世界名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