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說起“城”字,很容易聯想到城牆、城門、城樓、護城河、城裡、城市等一大串詞語。
由此不難看出,這“城”字的含義,一得包括城牆,二得包括城牆以內的地方,第三還得是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若按這個標準劃線,有人可能會說,那林州就只有一個林縣城了。
其實,林州帶“城”字的地名還有好幾個,歷史上它們都曾有過城牆,當過城市,只不過是年代久遠、時過境遷罷了。
林州城
歷史
林州歷史悠久,遠在22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已設縣,城牆始建於東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
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南遷5里,築土城移至今址。
城門
遷徙後的林州城,有東西南北四門。南曰宣化門,北曰孝感門,東曰忠義門,西曰社稷門。
門址分別在今日的向陽街與振林路交叉口、北吊橋、紅旗渠廣場西北角、城郊鄉政府門前西側。
城牆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城牆重修,周長三里三百二十步,牆高一丈八尺,上闊五尺,基厚一丈二尺。
明嘉靖年間,為避西山水勢將西門堵塞。門上建樓五座,四隅建翼樓四座。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將土城改為石城,牆高三丈五尺,寬一丈,環城濠溝長四里二百八十步,深一丈五尺,寬二丈五尺。
為加固城防,元世祖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和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曾分別開鑿天平渠和黃華渠,將林慮山中的桃園、黃華兩地之水引入城壕。
街道
城內的主要街道有:
南大街(今向陽街)、十字街、北大街(今瓦窯北街)、學街、文廟街(今平安街)、東營街、西營街、倉口街、縣前街、東大街(今太行路)等。
20世紀40年代末,因交通發展需要,城內道路擴修,城牆被拆。
臨淇城
臨淇城位於臨淇鎮。《魏書·地理志》載,北魏永安元年(公元528年)、東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均在此設定臨淇縣。《中國地名大詞典》雲:“臨淇縣……今河南省林縣城南70里。”
當地栗加芳等老人說:“現在臨淇糧店的位置,是古城烽火台。法場在臨淇西南的南莊,監獄在西北方的佛手峪(民間俗稱老監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時發現,在臨淇村東、呂莊村南有“擂鼓台”、“跑馬地”、“城北頭”等地名。
1976年平整土地時,在擂鼓台下還發現過盔甲和大量瓦礫。據上述事實推斷,臨淇村東、呂莊村南,即是“臨淇”古城遺址。
淇陽城
淇陽城位於今臨淇鎮淇陽城村。民間俗稱“郎城”,西漢末年,邯鄲人王郎在此屯兵築城得名。
王郎是西漢末年一個政客,他的老巢在邯鄲,因追捕東漢光武帝劉秀來到林州。當行至臨淇盆地時,見這裡山河壯麗土地肥沃,便樂不思返,在此駐守建城,“郎城”地名由此而始。
東漢王朝建立後,人們嫌王郎名聲不好,便取“村莊位居淇河之北”之義(古稱河北為陽),改名“淇陽城”。
歷史上的淇陽城,不僅是林州古城之一,還曾是淇陽縣城的所在地。《隋書·地理志》載:“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林慮郡,析置淇陽縣,大業二年(公元607年)省(撤銷),入林慮縣。淇水在其南。”
由此可見,淇陽縣僅存24年,但淇陽城和郎城的名稱,卻一直流傳至今。直到1970年,村西頭劵門上,仍存有磚刻“古淇陽城”四字。
石城
石城是林州境內的一座著名古城。《史記》曰:“趙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伐趙,拔石城”。由於年深日久,對城址的確切位置,《舊志》說法並不相同,《括地誌》註:“在林慮縣西南九十里。”《水經注》云:“淇水東北歷淇陽川,經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帶澗枕淇。”《康熙志》對《括地誌》所言與《水經注》不符,曾疑其誤。《民國志》則認為應在今五龍鎮的寺溝。筆者考證後認為,其確切位置,應在今五龍鎮的城峪村。
盤陽城
盤陽城位於任村鎮盤陽村。盤陽地處豫晉冀三省交通要道,北臨漳河天塹。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的輝煌歷史。《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東晉大興二年(公元319年),石勒建後趙,曾設縣於此。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建城,周圍二里,高一丈五尺。”當時,這裡還是“磻陽務”所在地,置監管及民工600人,每年二月至十月,采木於林慮山,經漳河水運至河北諸地。
現存的盤陽古街多為明清時代建築,古街全長1華里,街道呈“L”形,代表性建築有東劵門、八角亭、靈澤殿、盧家大院、北劵門等。幾十座民居、店鋪、廳堂、樓閣面貌依舊,排列在古街兩旁。光滑的石條路保存完好,行人至此,觸景生情,昔日的繁華鬧市便會浮現眼前。
此外,林州還有位於任村鎮北端漳河南岸、與河北省涉縣合漳村隔河相望,有“林州北門”之稱的古城和利位於河順鎮申村的利城等古城。
相關詞條
林州天平山 林州大峽谷 桃花谷 林州萬寶山 太行屋脊 豬叫石 天平山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