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合琛

是年秋,任省立德化師範教員,約民國33年(1944)秋,兼任德化師範附小校長。 民國36年(1947)春返德,任德化縣立初級中學(1952年改名德化一中)教員。 林合琛未曾受過高等教育,雖擔任過中學、師範學校課程多年,但還不算為“中學合格教員”。

林合琛(1916~1961)號天白。福建德化城關詩敦人。畢業於福建師範。歷任國小、中學教員,省立德化師範教員兼附小校長,省立南安師範附小校長等。他具有才華,能文能詩,執教一生,培桃育李,不遺餘力,為德化一代良師和詩人。
民國5年(1916)農曆9月20日,林合琛出生於德化縣城關詩敦村一書香家族。祖輩世居德化蓋德大�村。其曾祖父林日錸(1818~1887),字昭明,號玉亭,京賓,約於清鹹豐十年(1860)前後攜庶室溫氏春娘(1841~1910)徙居潯中詩敦如洲,於盧郭坂建鳳岐堂,肇基繁衍。其父林幫光(1884~1931),諱如州,字瀛傳,號耀堂,原習儒,能詩文,太學生,年輕時曾南渡經商,積微資歸家,乃成小康。其堂叔林泉(1896~1982)諱如傑,字俊傳,號漱石;舊制中學畢業,後又結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國語講習班;歷任國小、中學校長,縣督學、視學,福建大田縣政府秘書等;他為人淳厚,到處深得人緣。堂叔林汝璞(1914~1973),諱如抱,字書傳,號子璞,畢業於福建師專,歷任德化縣立中學、德化一中、永春一中、永春二中教員。林合琛自幼秉賦聰穎恬寂,舉止端雅斯文。少承庭訓與家族書香氛圍薰沐,在校學習勤奮,學業成績優秀。一生為人誠厚淳樸,尊師敬長,與人為善,教書育人,淡泊名利,孝敬父母,友悌兄弟,和睦鄰里,具有中國知識分子傳統師儀風範,極受學生敬重和同仁、親友、社會人士稱譽。林合琛少年時期曾先後就讀於德化天主教堂的祟正國小、德化縣立公學、培風初級中學、莆田師範(後併入福州福建師範),民國26年(1937)夏畢業於福建師範。之後,相繼任德化潯中鎮中心國民學校(原明倫國小,址縣體育場西側)、雁塔國小教務主任,育英國小教員。民國29年(1940)春到福建永安,先後任福建師範附小(遷址永安大湖)教員、永安實小教員。民國30年(1941)春返回德化,復任潯中鎮中心國民學校教務主任。是年秋,任省立德化師範教員,約民國33年(1944)秋,兼任德化師範附小校長。抗日戰爭勝利後,民國35年(1946)春省立德師暨附小遷址南安詩山,改名省立南安師範與南師附小,林合琛隨學校赴南安,仍任附小校長。民國36年(1947)春返德,任德化縣立初級中學(1952年改名德化一中)教員。1958年被錯誤處理開除回家。時值大躍進與國家經濟大困難時期,人民物質生活極度匱乏,合琛身患嚴重水腫等疾病,子女幼小,家庭一無所有,曾於街頭、飯店向學生、親友等求助,然終無力救治,於1961年農曆10月19日饑寒疾病交加、含冤離開人間,英年46歲。噩耗傳開,學生、親友、鄰里聞訊無不痛惜。至1981年始獲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林合琛執教一生,操守清貧,不與污俗同流,堪為書生風範。他經常諄諄教導學生:“為人處事要不求虛名,要誠實做人,腳踏實地,多做實事,才不愧一生”。他這些話,既是教育學生,也是表白自己。1946年,國民黨所謂“實施憲政”,德化各政治派系相互角逐傾軋,掀起一場狂熱的競選“鄉民代表”、“縣參議員”等的政治爭鬥熱潮鬧劇。當時合琛家庭中亦有人熱衷捲入這一旋渦,並想憑藉他在知識界威望和影響,動員他參加競選縣教育界參議員,以擴大其本派系勢力範圍。而林合琛一心矢志教育,對庸俗的政治派系爭鬥感到非常厭煩與噁心,不願捲入其中同流。他的胞兄(時任德化縣軍事科長)屢次動員說服他要積極“參政”,參與競選活動,而合琛始終不為所動,一再解釋推卻,不肯從命,因而觸怒了他的兄長。一日,他的胞兄怒氣沖沖趕到縣中“培風樓”教師宿舍,意欲迫他就範,要他於有關場合亮相。合琛無可奈何。慨然拒絕:“我是一位教師,讓我好好教書育人就好了,何必……”。因而更加激怒他的胞兄,當場拔起腰間手槍,戳擊於備課桌上,破口大罵:“你這不爭氣的東西!……”至今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目擊者、他的老學生回憶起當時驚人、尷尬的一幕,未免似猶心顫膽寒!
林合琛未曾受過高等教育,雖擔任過中學、師範學校課程多年,但還不算為“中學合格教員”。他勤於自學,善於鑽研,1947年赴省城參加中學教員公開教學檢定會,被檢定為“合格的中學地理教員”。
林合琛富有才華,能詩能文,執教期間,先後擔任語文、地理、歷史與師範教育專業課等課程。授課方法靈活,具有鑽研精神,敢於開拓創新,講解邏輯性強,善析內在聯繫,突出重點難點,語言簡練明了,擬喻形象生動,特別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易於理解接受,聽後印象深刻,教學效果良好。尤其地理科教學,有其獨到招數。當年經他授課、現在六七十歲的老學生,對他當年講課的語言、形象、內容、授課方法等至今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一致交口盛讚他教授地理的良好、獨到方法與效果。
林合琛愛好國粹中華傳統詩詞,曾參加龍潯吟社,課餘常與詩友吟詠酬和。在德化師範、南安師範任教期間,常參與學校舉辦的唱酬、誦吟、詩評賽事等活動。著有《天白詩集》;他三弟其珊弱冠天逝,曾作百詩哀悼,惜皆毀失。他生前興趣廣泛,能彈能拉能唱 能畫;尤擅鋼琴,能彈“二級版”。1950年代初,德化縣中公演歌劇《劉胡蘭》,他是樂隊風琴手。他多才多藝,不愧為德化才子之一, 一代良師和詩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