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鳴琴圖

《林下鳴琴圖》是元代畫家朱德潤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畫面為江邊數棵參天古松,松下圍坐三位逸士。一人撫琴,二人靜聽。江中漁夫垂釣,似為琴聲吸引。江面遼闊,空中一行蘆雁。對岸峰巒迭翠,亭台樓宇掩映其間。山巒皴筆有如捲雲,古松禿枝形似鷹爪。畫法取乎郭熙而又自立新意。

畫作內容

林下鳴琴圖 林下鳴琴圖

此圖畫面開闊,遠景即對岸為峰巒迭翠,有亭台樓宇掩映其間。近景即為江邊有幾株參天古松,在這老樹喬松下,湖畔坡石上,團坐著三位高人逸士,居中者撫琴弄弦,二人在旁專一靜聽,表情入神。中景為寬闊的江面,一漁翁輕舟孤棹,小舟緩行,漁翁搖櫓,聞琴音而來。遼闊的江面,有一行蘆雁自由自在地飛翔。

自識“林下鳴琴,朱澤民作”,鈐朱文一印。畫幅中鈐乾隆、嘉慶、宣統等印璽多方。

創作背景

山水畫發展至元代達到鼎盛時期,在整個畫壇占有重要的位置。山水畫長卷在元代盛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元四家”之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此外,元代還有其他有造詣的山水畫家,各有師承,獨有特色,在畫史上地位也頗高,其中就有師承趙孟頫,兼宗李成、郭熙畫法的山水畫家朱德潤,其常以文人遊樂為題材,抒發居山伴水之情懷,具有代表性的《林下鳴琴》是其成熟時期的作品。 從該圖所表現的內容來看,很可能是作者棄官回鄉後的作品。

藝術鑑賞

主題

《林下鳴琴圖》局部 《林下鳴琴圖》局部

此幅作品呈現出文人寫意風格特徵,表現的是林泉高士雅集的場面。山水畫中文人雅集常用以表達隱逸情懷,然而這幅作品並未作此表達。且看畫面中高士談笑風生,高大樹木昂然直立,白雲繾綣繞山,整體呈現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朱德潤繪畫並未如同當時主流山水畫派表現出隱逸心境,究其緣由發現,朱德潤等一批元代畫家未受過重大人生挫折,因此他們整體傾向不是如元四家那樣以逃避現實和消極遁世的態度來對待社會的,他們的畫作也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林下鳴琴圖》的意趣反映了“聖人雖在廟堂之上,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顯然,畫家並不是以消極退避的情緒醉沉於自然境界中去,而是以玩樂達觀的雅興耽賞林泉、嘯傲湖山,恰如他自己所謂“亦足以樂天真而適興焉爾”。這幅畫給人以深刻的曠達、雄闊、激昂的審美感受。少年得志的朱德潤入仕四年就突然歸隱吳中,從此“杜門屏處,討論經籍,增益學業,不求聞達”(朱德潤《存復齋文集》)。或是意倦官場,性本愛丘山,亦或是懼怕災禍,箇中緣由就不得而知了。然而畫者以松風、琴韻來喻其文人風骨雅興,顯然是渴望覓得知音或當朝者的欣賞;在以高山與流水來喻其襟懷心境的同時,或許更加渴望能有一份屬於自己心中的那片淨土。

技法

此畫利用書法筆意作畫,濃淡墨色相間,不做纖細的描繪與精緻的渲染,力求簡化。在筆法線條變化上,樹用中鋒細筆,勾勒坡石取筆側臥成勢,起頓間,產生粗細變化的線條趣味,生動準確的造型,近景和中景較為清晰細膩,遠景則逐漸淡化融柔,張力十足,大有郭熙之風。運筆有神、道法自然、流暢婉通的筆法似書行章,真實略帶寫意,是典型的元代文士之作。嚴謹的散點透視,符合傳統中國山水畫的模式。

構圖

此畫的構圖繼承了南宋院畫的一角半邊式構圖,繪畫主體集中在畫面的左下角。早期朱德潤所繪的樹幹山石習“李郭”法,畫樹用蟹爪法,畫雲用捲雲皴。晚期轉用“董巨”法,其個人文人寫意風格相當突出,畫風趨於柔和卻不失內在剛勁,正如謙謙君子,外柔內剛。

名家點評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曹利華:這幅《林下鳴琴圖》在山石皴法的用筆方面很接近郭熙,尤其是松樹枯木和郭熙的“鷹爪樹”、“松葉攢葉”的技法十分相近。此圖遠景畫長天遠山樹木,秋水無邊,群鷗飛翔,曠淡邈遠。近景處老樹喬松下,湖畔坡石上,三人席地而坐,居中者撫琴拂弄,左右兩人,凝神諦聽,表情神往;一漁翁輕舟孤棹。似是聞聲而來。作品景色清遠,人物描繪生動,墨色濃淡適中,利用濃淡墨色相間,簡化物象,使畫幅更開闊。全畫整體效果很有氣勢。

歷史傳承

《林下鳴琴圖》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1107、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180、故宮書畫圖錄,第四冊,頁217-218。 曾經清內府收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者簡介

朱德潤(1294—1365),元代畫家。字澤民,原籍睢陽(今河南商丘),家住吳郡(今江蘇蘇州)。25歲時,由於趙孟頫的舉薦,得以進入仕途,曾任國史編修,鎮東行中書省儒學提舉。善詩文,工書畫,尤以山水畫見長。他的山水畫遠效宋代郭熙,近學趙孟頫,但更注重師法自然,他常“觀山川林壑遠近之勢,感春夏草木榮悴之變。”其作品墨色濃淡相宜,間寫人物,雖小不盈寸仍神態生動。年輕時即以繪畫成名,受到了高克恭、趙孟頫等的重視,元仁宗、英宗對他也極賞識。他隨身攜帶“畫筆記行稿”,終於超脫前人的傳統,自成一家面目。《林下鳴琴圖》是其代表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