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泉圖

松泉圖

分析並介紹送全圖的來歷以及代筆的意義。

此圖紙本,縱105.2厘米,橫3.8厘米,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正象他在題畫詩中所闡述的一樣,全圖無不滲透著清、靜、幽、靈、平和謙淡的氣息。此圖著意於畫松,在布局上松樹占據了幅面的整箇中部,松乾自左下角向右上角伸展,並以主幹昂首鋪開,似承托著上部空間,其中一小枝稍稍下垂似與根部呼應。另一枝則折而向下,似向畫面的另一主題——清泉朝揖,同時在結構上使整體造形取得平衡。用筆槎枒老辣,墨色溫潤渾厚,富有生氣。圖中山石皴筆不多,而以淡墨渲染為主,僅以少許濃墨苔點醒出輪廓,使層次分明。圖中的泉口,表現手法更具特色,全用淡墨烘托而不著意刻劃。泉水似在流動,卻又是—片空靈靜謐,與松樹勃然向上的動感恰成對比。全圖氣氛沖溶淡遠,這正是體現了元畫所追求的氣韻和逸趣。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將畫面上部近三分之一的空間留著,藉以發揮元代文入畫最重要的表徵之一——款題藝術。
在題款問題上,宋元之間的認識是相左的,宋人一般不題款,因為唯恐影響畫面的完整,即使寫款也只在石上或樹幹等隱蔽處寫上簡單的姓名。元代,畫家、理論家趙孟頫提出了著名的“書畫同體”論,極力提倡以書法入畫,認為只有詩、書、畫三者結合相映成趣才是完美的藝術。這一觀點給中國文人畫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畫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士人作畫不但畫要好,而且要會作詩作記,要擅書法。其中題款更成了畫面必不可少的部分,畫家們藉以平衡畫面,抒發情感和充實作品的內涵。吳鎮亦擅書法,故每作山水、竹石必以長題。此幅款題,草書似奔蛇走虺,布勢虛實有致,落筆輕重得宜,上下牽連,顧盼有情,書與畫具有同樣優美的意韻,這樣的書法配這樣的畫面,真可謂珠聯璧合。
其題曰:“長松兮亭亭,流泉兮泠泠。漱白石兮散晴雪,舞天風兮吟秋聲。景幽佳兮足靜賞,中有人兮眉常青。松兮泉兮何所擬,研池陰陰兮清澈底。掛高堂兮聲壁間,夜半風雲兮忽飛起。至元四年夏至日奉為子淵戲作松泉,梅花道人。”超塵絕俗,令人醉倒。
作者吳鎮,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生於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卒於元順帝至元十四年(1354),年七十五。據史料記載,吳鎮一生相當貧寒,他隱居鄉里或放浪江湖間,性情孤僻不肯隨俗,更極少與官僚豪紳往來,以作畫自娛而不求聞達,故而在世時不為時人所重視,曾被人譏為“有酸餡氣”,及至明代“元四家”之說一起,吳鎮的畫名才得到了肯定。吳鎮山水畫宗董源、巨然一派,專寫江南水鄉景色。從目前所存的作品來看,其中《漁父圖》以及與漁隱題材有關的作品占了極大的比重。
以“漁”作為隱居方式在江南文人中是有悠久傳統的。唐代詩人張志和隱而不仕,往來於江湖之間,以乘一葉扁舟垂綸捕魚為樂,自號“煙波釣徒”。他以獨創的格律寫了著名的《漁父詞》和創作了描繪其隱居生活的《漁隱圖》,從此“漁隱”作為繪畫題材經久不衰。吳鎮以其所處的時代以及生活的地區,與張志和所創導的漁隱精神產生共鳴是不難理解的。可以看到,吳鎮一生活動和他的繪畫無不貫穿了這一內涵,就連這幅《松泉圖》也不例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