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枝小卷蛾

松枝小卷蛾

昆蟲名,為鱗翅目(Lepidoptera) ,卷蛾科(Tortricidae )。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寄主於赤松(Pinus densiflora)、油松(P.tabulaeform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 mongolica)、紅松(P.koraiensis)等。以幼蟲危害松樹,主要為害1米以下樹幹及粗枝的韌皮部。幼蟲蛀食時形成不規則的坑道,嚴重時,坑道成片,並有大量樹脂流出,使樹勢衰弱,引起其他蛀乾害蟲侵入,以致枯死。

基本信息

名稱

松枝小卷蛾 Laspeyresia coniferana Ratjeburg

分類地位

鱗翅目Lepidoptera 卷蛾總科 Tortricoidea卷蛾科Tortricidae

描述

該蟲以幼蟲危害松樹,主要為害1米以下樹幹及粗枝的韌皮部。幼蟲蛀食時形成不規則的坑道,嚴重時,坑道成片,並有大量樹脂流出,使樹勢衰弱,引起其他蛀乾害蟲侵入,以致枯死。

分布

黑龍江、吉林、遼寧。

寄主

赤松(Pinus densiflora)、油松(P.tabulaeform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 mongolica)、紅松(P.koraiensis)。

形態特徵

成蟲

灰黑色。雌蟲體長6.0-7.0mm,翅展12-14mm;雄蟲體長5.5-6.0mm,翅展11-12mm。頭、胸部有較長的灰黑色鱗片。觸角絲狀。下唇須向上彎曲,第二節端部具白色鱗片,集成三角形。前翅灰黑色,夾雜白色鱗片;基斑不明顯,中帶灰黑色,兩邊鑲有“《”形白紋。中橫帶外上方具2條白色短鉤狀紋,端紋白色。肛上紋明顯,具4條黑白相間的橫條紋。後翅淺灰黑色,Cu脈具櫛狀毛。

長徑0.97mm,寬0.54mm。扁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半透明,漸變為乳黃色,孵化時呈粉紅色。

幼蟲

體長9.8mm。乳白色。頭黃褐色,前胸背板及臀板灰褐色。趾鉤單序環狀。

長6.5-7.0mm。黃褐色。腹部第二至第七節背面各有2列橫刺,前一列粗大,後一列小且密。第八、九節只1列橫刺。臀棘8根,中間4根較長。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1代,以3-4齡幼蟲在蛀道內吐絲做網巢越冬。翌年4月中旬幼蟲開始取食,5月下旬老熟幼蟲於原坑道或老皮下面吐絲結繭化蛹。6月上旬出現成蟲,6 月下旬為羽化盛期。6月至7月上旬為產卵盛期。卵於6月下旬開始孵化,9月末至10月初幼蟲開始越冬。

成蟲羽化時,將蛹殼2/3留於樹皮表面,傾斜或下垂。這是識別松枝小卷蛾的重要特徵。成蟲產卵於乾基1m以下的翹皮內。卵散產。每翹皮上產卵1-7粒。每雌蟲平均產卵28粒。卵期10-15天。

初齡幼蟲十分活躍,到處爬行,不久即鑽入樹皮裂縫取食蛀道,並吐絲作網隱藏其中,取食時將頭伸出。幼蟲有轉移取食的習性,坑道光滑,其形狀大小不一,並將褐色顆粒狀糞便和蛻下老皮推出坑道外,被害部位有流脂現象。這是識別松枝小卷蛾的又一特徵。

防治方法

1.成蟲期,可採用燈光誘殺。

2.初孵幼蟲期,可向樹幹噴灑40%氧化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用40%氧化樂果乳油5倍液、50%敵敵畏乳油10倍液塗乾以毒殺幼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