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龍藏洞尋古
東龍藏洞位於章丘官莊鎮東南四暨山的半山腰,與周圍的呂祖洞、牛欄洞、梯子洞、狼窩洞、老虎洞、劈縫洞、廓落洞形成了八洞景觀,其中以龍藏洞最為著名。龍藏洞已成為濟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當地的文化旅遊勝地。
歷史
一、巧若天成,別有洞天
古時章丘有兩處龍洞,一處位於縣治(今繡惠)東南80里的四暨山,即東龍藏洞,一處位於縣治西南60餘里的彩石龍洞山,即“西龍洞”。清康熙三十年《章丘縣誌》載,“東龍洞在縣東南八十里,高廣如廈,深不可測,中有臥龍跡,旁有一石卓立如柱,俗呼系龍柱,石壁具神佛四十餘軀,巧若天成”。道光十三年《章丘縣誌》也記載:“天倉嶺之東山,有龍堂洞高廣如廈,深不可測,中有臥龍跡,旁有石卓立如柱,俗呼系龍柱,石壁鐫佛像四十餘,巧若天成。有雪蓑子題‘通天透地’四大字刻壁上,俗又謂之東龍洞。”
“龍洞薰風日日清”古時為章丘八景之一,是指“西龍洞”。西龍洞的“龍洞薰風”匾額是清康熙年間為彰揚當時著名的“章丘八景”所立。章丘八景源於明中期的章丘八景詩。清康熙三十年,章丘知縣鍾運泰編纂《章丘縣誌》,將上述八景圖首次載錄於縣誌。“龍洞薰風”匾的刻立早於康熙《章丘縣誌》16年,據此推斷著名的“章丘八景”之名應該在清初即已定名併名冠全縣。康熙十四年前後,又將八景之名請書法名家書丹後在原景地或刻匾額或立碑以彰示後人,故在龍洞券門的門楣之上鑲嵌了此匾。有趣的是,到了乾隆十二年,在《章丘縣誌·卷一》記載的“龍洞薰風”卻是現在的東龍藏洞,並繪圖賦詩。
龍藏洞是一座天然的洞窟,闊約十餘米,高約6米(最高和最寬處均約20米),進深50多米,洞內高廣如廈。洞口上部又有一口,直徑2米,曰“天窗”。陽光通過天窗可射入洞內。白晝艷陽朗照,穹隆通明。夜間皎月穿窗,滿洞清輝,景觀奇特。洞內西北角有一石床,俗名龍床,高3米,寬2米,長6米,上面布滿石紋,圖案似龍。龍床石壁上又有一洞,洞口狹窄,內有連環洞,深邃莫測。豐水季節,洞內有溪流,從龍床旁瀉下,流向洞外峽谷。相傳有八小龍興風作浪,危及民間,玉皇大帝便將其囚禁於此。這龍不服約束,後施展神法,開天窗,潛入東海。洞壁由鐘乳石構成,地上流水清冽,清涼沁骨,是一處絕好的避暑勝地。洞壁有石刻雕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洞口南壁有明嘉靖二十八年四月雪蓑題“通天透地”4個石刻大字,下刻“明嘉靖已酉歲四月雪蓑子蘇州為中麓山人龍洞題”21個小字。筆勢狂而不亂,神韻俱佳,是不可多得的書法精品。
二、龍洞曾為李開先的田產
歷代文人墨客,多來此探幽攬勝。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既望,賦閒居家的李開先應好友楊尚卿之約,一行十人遊覽了東龍洞,之後作《龍藏洞賦》,文曰:“洞形兮鶴翔,洞名兮龍藏,睨而視之兮徒慕其空闊,既而窮之兮難盡其深長。仰面高兮如旋螺,俯身低兮如披塘,前通一竅兮如戶,旁列削壁兮如房。不知潛龍兮何日乘雲雷而雨四方,空遺此洞兮棄幽阻而隔窮荒。系龍樁兮臥龍床,始於何時兮名於茲方?”
到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開先已63歲,又作《游龍藏洞記》,追記19年前(嘉靖二十四年)游龍洞事。文中曰:“予自齠年游庠序,即欲竊仁智之好,而輕仕進之心,將激清流以濯纓,躡高岡而振響。境內山川,猶坐限未一經焉,如龍藏洞是已。歲乙巳,有東道主省祭楊尚卿,而弭三尹東澗、李上舍松泉為輔主焉,簡招謝慎庵、陳泰峰二縣尹,劉亭山、高柏亭二上舍,袁汝獲、袁汝為二儒生,主客及予,共十人,於六月望日往游。洞去城七十里,暑熱,即日不能至,宿於普濟鎮。次日早起,倉卒一飯,遂出鎮。……當時離洞,月破黃昏,還鎮則月可中庭,拂枕便睡。次日疾馳如城,俟再游則記之。因循十九年矣。忽聞蘭川魏太守同署印州佐詹昆峰,為均地事,至其處,予又不能陪游,乃追憶舊遊而為之記如此。此洞又已屬予,托之守洞者,前此僧人明月,今則明悟。魏、詹兩公,以山地磽确,鮮花粒,不起科,糧免徵,則守者能久矣。記終,因並及之。已存告詞,更以記作證,以防後之無知而混賴者。”(《閒居集》)據此,開先追憶游龍洞之事,非僅雅興,實乃另有所用。此山當時屬開先之田產,魏太守、詹州佐又特免科征,為防人賴產,官司無憑,故存告詞,並以此記為證據。李開先被罷官後,廣置田產,他在詩中曾提到“歸來負郭田千畝”(《四時田間行樂》),據統計李開先田產有近萬畝之多。
三、摩崖石刻解讀
龍藏洞石壁上,遺存摩崖石刻數十處,按內容依次是:雪蓑題字、佛門傳衣、華嚴經變、無量壽經變、大佛頂首楞嚴經變、觀音普門經變(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變)、關帝三聖。
一入龍藏洞,在洞口左壁、雕刻有佛像三十九尊,主尊有四,侍尊三十五,雕刻內容為佛門傳衣故事。造像中,主尊為釋加牟尼,站立須彌座上,拈花微笑,目光充滿神情。其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這組造像的特點是佛像造型誇張、頭、眉、眼和手的比例誇大突出,手臂特長,頗具唐代之前造像之風格。三十五尊協侍為佛教禪宗歷代尊者,分三層布列,向征三世,頗具早期佛教漢化的造像特徵。
雪薏題刻旁,有關公三聖。中間為關公,右手扶須,左持《春秋》,神態威嚴,其左刻捧印的關平,右為捧刀周倉,皆為武將裝束。進入洞六七米,豁然寬廣,四壁層層盤結而上形如穹窿,高處距地有二十多米,稍有音響,回音激盪。其穹頂如華蓋、如宮殿,岩石累垂之間,刻有數處造像,非仰視不可觀瞻,其中最精美莫過於位於洞壁頂上,距地十二米高之華嚴經變造像群。這組造像共十二尊,佛菩薩皆結跏跌坐,持手印、頂堆高髻、眉眼修長,神情恬靜安寧,細腰寬背,體略前傾,姿態生動。衣紋簡潔流暢,造型莊嚴,是典型的元代密宗佛教風格。
按其內容,這組造像表現的是華嚴經的內容,刻的是如來在華藏莊嚴世界海說法,佛弟子及菩薩們前來聽經的情景。刻得最好的兩尊是騎獅子的文殊菩薩和騎六牙神像的普賢菩薩。這組造像因其在高處,攀援困難,又有洞廈保護,未受到風雨侵蝕,雖經六七百年,均保持了原貌。在洞中段,右壁與左壁,距地一米多高的岩石上,是規模龐大的佛首楞嚴經變造像群,共有二十一人,氣勢恢宏。由於距地很低,觸手可及,故遭破壞,很多造像多有殘缺。
龍藏洞東壁最裡面,是觀世音菩薩造像,共三尊,中間為觀世音菩薩,左龍女,右善財,距地約三米,為高浮雕觀音在南海紫竹林講經造型。這組像中觀音的造型最優美,衣紋流暢,端莊秀麗,細膩傳神,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章丘不可多得的石刻造像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