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鹹豐11年(1861年),滑濬縣丞陳秉信督工,道口人韓方,康鶴年、趙家訓,張基等人負責集資和施工,在道口四周挖壕溝、修築土寨牆13華里,設七門,把七條歷史沿革道口通往外界的道路分成寨里、寨外,大集街向東出道口的路在關帝廟東牆外被寨牆分割,寨外部分被稱為大東關,東關村,因區域內轄大東關而得名。該村1958年建隊時,與五星和建一個大隊,1960年分隊後,建為東關大隊,文化大革命時期改為紅旗大隊,1976年復名東關大隊,1983年改為 東關村。
人口民族
全村總人口2747人,姓氏有:文、馬、龔、陶、羅、李、王、焦、曾、馮、杜、林、付、雷、宋、段、薛、苑、倪、顧、曾、陳、曹、孔、郭、胡、柴、孫、許、徐、鄭、仇、魏、韓、榮、申、喬、齊、崔、邵、吳、耿、楊、任、蔣、姜、謝、周、姬、鄧、靳、鈕、蘇、盧、柳、畫、都、連、巫、呂、苗、裴、景、何、康、毛、秦、明、白、豐。
歷史文化
村中古會:三月二十八,會期三天。
風景名勝
道口同和裕銀號舊址位於道口古鎮大集街西段,始建於1915年,原有房屋100餘間,占地2餘畝,該院東西寬15.4米,南北長48.4米,有臨街北樓5間,進深6.9米,東西廂房樓各有9間,進深4.15米,兩樓間距6.3米,現存臨街北樓和前院東西廂房。
聚昌號舊址位於東關村後大街中段路西及現在道口一完小院。聚昌店是經營糧食的商號。
郭公館遺址,位於苦水井街路西,北部靠大集街,東西長八十米,南北長七十米,占地約十畝,院內西南部不規則向外突出。郭家大院始建於清朝鹹豐年間(1850年)由天津塘沽商人郭老六始建,到其子郭俊卿完工,前後歷時長達50餘年,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院內當初建成時共有十處單獨院落,建築風格屬我國南北融合的園林結構。郭家以經營鹽業發家,郭俊卿在清末曾被朝廷封為“山東後補鹽巡道台”。
泰山老奶廟和財神廟遺址,位於大集街路北(現衛生局家屬院),該廟有前後兩個大院,前院為泰山老奶廟,後院為財神廟。
關帝廟遺址,位於大集街東關路北與貿易路連線處(現街心花園)。
天齊廟遺址,位於大東關街北。天齊廟內廟舍很多,有殿院數處,山門前有戲樓一座,主殿院供奉東嶽大帝黃飛虎。
三官廟遺址,位於苦水井街東口路北與後大街交匯處,該廟坐北朝南,分前院側院,山門前隔路有戲樓一台,供奉傳說中為民造福的天官、地官、水官。
著名人物
田英蓮: 號田老蓮,天啟廟主持,清乾隆中後期人,武術宗師,師從陳開泰,精通字拳,大東關字拳創始人。
林東浦: 號林老東,道口武術名家,精通字拳,是字拳第四代傳人,
郭俊卿:號郭來子【1865至1928年】,祖籍天津,清侯補鹽巡道台,大鹽商。
文映軫:字翼采【1864至1919年】,清末秀才,知名書法家,擅長楷書和行書,其撰寫的匾額在滑縣、濬縣民間至今仍有珍存,清光緒30年,其丹書“重修南大王廟碑記”,至今仍立於南大王廟遺址處。
仇良貴:1944年生,1964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新疆軍區保衛處長,汽車30團政委,河南省濮陽市公路局紀委書記。
郭法貞:1944年生,1964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共黨員,新疆軍區團職助理。
孔凡倫: 1946年生,中共黨員,曾任東關第一村民小組組長,新華造紙集團董事長。曾任道口鎮黨委副書記,東關村黨支部副書記。
榮秀芝:1952年—2009年,中共黨員,生前曾為村會計,12屆安陽市人大代表。
王同有: 1964年生,中共黨員,現任東關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縣人大代表。
文俊有:1963年10月生,中共黨員,現任村兩委成員,村會計,縣第8屆人大代表。
雷保全:1956年生,中共黨員,現任村兩委成員,村委會副主任,第9屆縣人大代表。
馬清河: 1955年生,中共黨員,村第8小組組長,第10屆、11屆縣人大代表。
王平錄:1948年生,中共黨員,村第五小組民眾代表,第8屆、9屆、10屆縣人大代表。
王紹禮:現年84歲,行醫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王紹禮眼科“金子招牌”的創始人。
康寶春:王紹禮妻子,“王紹禮眼科”的共同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