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校占地面積29493.72㎡(44.24畝),建築面積27553.24㎡,包括能適用於各學科教師培訓的普通教室、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專用語音教室、綜合實驗室、具有兩個分別容納500人和300人的學術報告廳、教育心理實驗室、圖書資料室等專業教室,380個床位的學員宿舍,能同時容納600人的學員餐廳,學校建設的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平台也即將啟用,將依託信息化平台構建多元、開放、富有實效的教師培訓新體系。新校區各種設施齊全,功能完備,均大大超過了全國示範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標準的要求。
學校是Intel未來教育項目和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項目的執行機構。學校接受了Intel未來教育項目學科教師培訓的共14人;接受了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項目主講教師初級培訓的共17人;接受了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項目中級培訓的共11人(其中2人為該項目省級骨幹教師)。
該校曾先後被評為廣東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先進單位、INTEL®未來教育項目優秀組織管理獎,全市普教系統文明單位等稱號。2011年學校被廣東省教育廳認定為地市級幼稚園園長培訓基地,被東莞市人力資源局認定為東莞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地。
辦學歷程
1956年1月,東莞縣成立東莞縣文教局在職教師函授組,辦公地點設在東莞師範學校。1959年1月,改名為東莞縣業餘師範學校。1960年2月,正式命名為東莞縣教師進修學校。1964年搬遷至莞城東正路32號,設專用辦公、教學場所。1966年12月到1973年2月因“文革”而停辦。1973年3月至1980年8月以函授組的形式附設在東莞師範學校。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醒了神州大地,教師教育問題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中來,1980年9月,恢復東莞縣教師進修學校建制,1982年遷入莞城安靖鄉83號辦公,1986年2月更名為東莞市教師進修學校(縣級市),1988年8月正式由市編制委員會批准為科級單位。進入新世紀,隨著師範教育體制從三級辦學向二級辦學轉變,2001年1月東莞市教師進修學校併入東莞師範學校。2004年7月東莞師範學校撤消建制,保留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心,同時東莞市教師進修學校重新獨立建制,設一個機構,一套班子,掛兩塊牌子,校址保留在原東莞師範學校(寮步橫坑)。校訓進德修業,臻善至美校風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教風唯實求真,安教樂教學風親師信道,安學篤行辦學指導思想。
師資隊伍
學校有行政與專任教師共25人,全部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碩士研究生13人,占52%;本科12人,占48%),絕大多數具有中高級職稱(高級職稱17人,占68%;中級職稱5人,占20%),均有多年教學和管理工作經驗,業務過硬,踏實肯乾。無論是學歷還是職稱均大大超過了全國示範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標準的要求。
學校文化
【校訓】進德修業,臻善至美
【校風】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教風】唯實求真,安教樂教
【學風】親師信道,安學篤行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破解我市師資培訓工作中的難題。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關於加強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指導意見》,努力構建“小實體、多功能、大服務、高質量”並與東莞市基礎教育發展相適應的教師培訓機構, 為我市基礎教育內涵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辦學方針
堅持“最佳化結構、創新機制、塑造品牌”的發展方針,貫徹落實以下原則:
(一)整合資源,強師興校
通過整合、最佳化資源配置,形成培訓、科研與管理一體化;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努力提高辦學效益。
(二)求真務實,創新發展
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加強指導,分步實施;探索、創新培訓新途徑、新機制和新模式。
(三)服務一線,注重質量
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方向,積極推進培訓工作的多元化、信息化,樹立精品意識,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創出品牌。
發展目標
(一)總目標:三年內形成與東莞市基礎教育相適應的具有教師繼續教育、基礎教育科研和教師繼續教育資源管理等多功能的綜合性師資培訓機構,進而成為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的示範性學校。
(二)階段目標:
1、2009年,搬遷至新校區。爭取升格為東莞市教師進修學院,成立東莞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所。進一步完善原有培訓項目,研發多個新的培訓項目。
2、2010年,加緊建設新校各項配套設施。繼續推進實施原有培訓項目並研發新的培訓項目。出現3—5名在東莞市基礎教育方面有影響力的教師繼續教育專家。
3、2011年,完善新校各項配套設施。形成3—5個有東莞本土特色的、優質高效的品牌培訓項目。發展成為東莞市基礎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心、基礎教育科研中心和教師繼續教育資源管理中心,進而成為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的示範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