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清初,東興叫宋家觀。清嘉慶年間,定名興隆場。民國二十三年(1934)更名東興隆鎮。民國二十九年(1940)與黃都鄉合併為興都鄉。民國三十一年(1942)始稱東興鄉。1958年改名東風人民公社。1959年重複今名沿用至今。
行政規劃
東興鄉位於四川省達川區東南方,東接麻柳鎮,西連福善鎮、景市鎮,北鄰大風鄉,南接萬家鎮、黃都鄉,距達縣城區46千米。總人口20514人,幅員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970畝。轄東興街道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及興隆場、馬家壩、大水河、羅家沖、白馬寨、宣家坡、二郎橋、蔣家溝、鄭家店、洞子口、梁家壩、劍樓、潘家灣、鳳凰寨、脈里埡、龍洞庵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個居民小組和137個村民小組。
經濟狀況
東興鄉地處淺丘,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和蠶桑、苧麻、菸葉、水果、藥材等糧經作物。1986年至2005年,糧食生產年年豐收,糧食總產量穩定在8400噸以上,社會總產值穩定在7700萬元以上。其中蠶桑生產發展很快,年產繭穩定在18噸以上。
境內資源豐富,天然氣、煤、石灰礦蘊藏量大。煤層最寬處達3.5米,可采量達300萬噸。1992年以來,川東天然氣鑽探公司在境內鑽探,現已開發出日產100立方米的天然氣井2口。鄉內有豐富的木材資源,有國有林1105畝,合造林5210畝。
水力資源
全鄉有18口山坪塘,小型水庫1座,水渠7條,總長24.6千米,總蓄水量124萬立方米,有效灌面8486.1畝,占全鄉水稻灌溉面積的74%。
交通建設
到2005年全鄉新建鄉村公路21條,總長81千米,並全部硬化成水泥公路,實現了村村組組通公路,90%以上的村民家家戶戶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