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王村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市東街道辦事處北部, 與鄉政府駐地相距3公里。與市委、市府所在地相距5公里。它東連侯家村,村西靠近205國道線並與西王村相望,南接濱南油建二公司,北面與北孟村為鄰。全村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00米,總占地面積為15000平方米。 1996年全村共有420人,104戶,分王、齊兩個姓氏,其中王姓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 耕地面積為420畝,人均占有土地1畝。人口自然增長率在2‰以內。 這裡地處交通要道,205國道線和濱海路在此交會,交通便利,位置優越,為東王村的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東王村由來已久,據傳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王氏兩兄弟由河北棗強遷來定居,繁衍後代,漸成村落,因王姓居多,故以此姓命名。不久,另有一王姓家族在其村西定居建村, 才改稱東王村,相沿至今。1983年建立村委會,下設2個村民小組,現隸屬市東街道辦事處管轄。 1996年全村從業人口為150人, 其中從事第三產業的有50人,第三產業年產值為80萬元;從事農業的人數70人,農業年產值為30萬元,從事建築業的有30人,年創收10萬元,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20萬元,人均純收入為2300元。
解放前, 全村共有200口人,並且全部是出身貧苦的農民,他們同全國各地的窮苦人一樣飽嘗了生活的艱辛,終日處在困苦不堪的境地。 全村共有土地460畝, 其中70%以上的土地是鹽鹼地,土質很差,再加上封建閉塞的小農經濟及落後的生產方式,致使生產力低下,農業生產得不到發展。儘管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早出晚歸,辛勤勞動,然而卻沒有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點轉機,而仍然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為了維持生計,有的在耕田之餘做起了水食業生意,有的離鄉背井外出打工,有的被招去做華工,還有的四處漂泊去逃荒。據統計,解放前夕經營水食業的有10戶(其中有的賣饅頭,有的賣花生,還有的賣鍋餅);外出逃荒的有5戶; 外出打工的達50餘人,做華工的10餘人。為了謀生,他們想盡了各種求生的辦法。直到1949年建國時,年人均糧食(含雜糧) 100斤,畝產皮棉15斤,全村國民生產總值不足6000元,年人均純收入還不到30元。 建國後,東王村在黨的領導下於1954年開始創辦了初級社,入社農民達14戶,至1955年村里創辦高級社時所有農民已全部入社。由於農業走上了集體化道路,充分調動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 農業生產得到了較快發展。1956年畝產糧食達200斤,畝產皮棉40斤,全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萬元左右,工值為0.5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0元。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業生產陷入了低谷,各項生產明顯下降。據統計,1960年全年國民生產總值降為1.2萬元,工值降為0.3元,人均純收入為30元。為渡難關,1962年後中共中央、國務院對農村政策進行了調整,生產秩序正常了,農業生產得到了逐步恢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