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水利學會成立於1988年1月。 水利學會的誕生,使廣大水利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學術組織, 開闢了廣闊的學術交流空間。2002年東營市水利學會的會員有433人。
一、東營市水利學會成立大會
東營市水利學會1988年1月29~30日在勝利油田汽修廠招待所召開成立大會, 大會民主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聘請副市長張慶黎擔任名譽理事長,推選王錫棟為理事長,劉煒任第一副理事長,熊清運、於江、宋振華為副理事長,殷存忠任秘書長,董啟祥、李本廉、韓彬任副秘書長。大會討論並一致通過東營市水利學會章程、東營市水利學會1988年工作計畫要點。
市直有關部門的領導、專家、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省水利學會和部分兄弟地市水利學會的代表及本市學會代表共170餘人參加會議。 東營市水利學會籌備委員會主任王錫棟致開幕詞,市政府副秘書長安家訓代表市政府作講話,山東省水利學會、惠民地區水利學會、東營市科協農學會、林學會、畜牧學會、農經學會等單位到會祝賀,省水利廳高級工程師穆其坤、省黃河修防處高級工程師李祚謨作學術報告,市科協及兄弟單位的代表到會宣讀賀信,學會各掛靠單位的領導到會講話。
二、東營市水利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
東營市水利學會1994年5月21日在東營市水利局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 會議的議程有3項, 一是審議水利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的工作報告;二是討論修改並通過東營市水利學會章程;三是選舉產生東營市水利學會第二屆理事會。會議推舉李吉祥、王錫棟為名譽理事長,選舉劉傳順為理事長,宋振華、殷存忠、馬俊德、任思坤為副理事長,殷存忠兼任秘書長,方恩全、董啟祥、樊祥嶺任副秘書長。大會對理事會進行補選,調整了工作人員,討論修改並一致通過東營市水利學會章程和宋振華副理事長所做的工作報告。
東營市副市長李吉祥代表市政府到會祝賀並講話,山東省水利廳副總工程師、山東省水利學會秘書長關德斌到會祝賀並講話。市直有關部門的領導、專家,報社、電台記者及與會代表一共125人參加會議。 會議交流學術論文29篇。掛靠單位領導袁崇仁代表黃河河口管理局、東營市水利局、勝利石油管理局水利處、東營市引黃灌溉局講話。
相關詞條
-
黃三角
的黃河三角洲僅指黃河在今山東東營市利津縣以下以及向下沖積 黃三角 而成...三角洲,以利津縣為頂點、北到徒駭河口、南到小清河口、主體在東營市境內的呈...濱海區“安家落戶”。五十年代採取工程控制,使三角洲頂點下移至東營市漁窪附近...
簡介 形成原因 歷史變遷 自然資源 地理特徵 -
黃河三角洲
、東營市以下以及向下沖積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我國第二大河口三角洲,僅次於...、南到小清河口、主體在東營市境內的呈扇狀三角形的地區,面積...“安家落戶”。五十年代採取工程控制,使三角洲頂點下移至東營市漁窪附近,縮小了...
定義 形成及特徵 開發潛力 自然保護區 形成原因 -
山東農業大學
、泰安水利學校合併建立山東農業大學,1959年改稱山東農學院。 山東...農業大學、山東水利專科學校合併,同時將山東省林業學校併入,組建新的山東...、外國語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辦學歷史 辦學條件 學術研究 文化傳統 學校領導 -
山農[山東農業大學]
農業專科學校、泰安水利學校合併建立山東農業大學,1959年改稱山東農學院...山東農業大學、山東水利專科學校合併,同時將山東省林業學校併入,組建新的山東...、外國語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馬克思主義...
辦學歷史 辦學條件 學術研究 文化傳統 學校領導 -
山東農學院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 食品科學 基礎獸醫學 水利水電工程 森林培育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歷史沿革 師資力量 實驗室設施 院系專業 體育館 -
《黃河河口的演變與治理》
內容簡介《黃河河口的演變與治理》以黃河水利委員會系封面統研究成果為基礎...。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工作單位: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1956年畢業於武漢水利學院,先後工作於北京水科院和黃委水科院。黃科院泥沙...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前言 精彩書摘 -
關於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精神,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同意山西、江蘇...
-
蓋
發至山東淄川。伯祖“辛”自淄川移居博興縣博昌鎮大霧頭(今東營市墾利區大務...、萊陽市、東營市廣饒縣、利津縣、墾利縣、滕州市、高唐縣、陽穀縣、樂陵市、威海市...
基本介紹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姓氏由來 遷徙分布 -
蓋姓
山東淄川。伯祖“辛”自淄川移居博興縣博昌鎮大霧頭(今東營市墾利區大務村...臨沂市蘭山區的蓋家溝是臨沂蓋姓起源地。濰坊市峽山區、萊陽市、東營市廣饒縣...
基本介紹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姓氏由來 遷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