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早期錯銀牛燈

東漢早期錯銀牛燈

東漢早期錯銀牛燈,1980年江蘇贛江出土,高46厘米,長36.4厘米,現藏南京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簡介

現珍藏在南京博物院錯銀銅牛燈,1980年出土於江蘇揚州邗江縣甘泉2號東漢墓,通高46.2厘米,牛身長36.4厘米。該文物由燈座、燈盞、煙管三部分組裝而成。三部分均可拆卸,無論是使用還是擦洗都相當方便。燈座是一俯首站立、雙角上聳、四足矮而敦實、尾捲曲向上、雄渾壯碩的黃牛。牛的身上背著一個圓形燈盤。該燈通體飾以精細的錯銀花紋。當時的工匠將銀片敲打進器物表面的花紋圖案中,再用錯石(打磨用的細石)錯平磨光,做出飄逸靈動的流雲紋,還有龍、鳳、虎、鹿穿行其間,使銅牛燈更加精緻、華麗和典雅。

文物價值

漢代油燈的燃料主要是動物油脂。由於沒有燈芯,整塊油脂直接被點燃時,不僅燃燒速度快而且燃燒不充分,會產生難聞的氣味和
東漢早期錯銀牛燈 東漢早期錯銀牛燈
大量的黑煙,污染室內空氣。而銅牛燈設計出煙道和中空的牛腹,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當燈火點燃時,所產生的煙塵通過煙管導入燈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從而確保室內空氣的清新。錯銀銅牛燈堪稱2000年前的環保燈。這種環保意識和設計領先西方國家一千多年。15世紀義大利科學家達·芬奇發明鐵皮導煙燈罩,與在國相比晚了1500年,到了18世紀,法國人肯開和瑞士人阿乾德才改用玻璃罩代替鐵皮燈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