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樓第一居民委員會

東樓第一居民委員會,東樓第一居民委員會座落在膠南市區中心,是膠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在地。

東樓第一居民委員會座落在膠南市區中心,是膠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在地。居域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長約1.5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東與濱海大道相接,西至同三高速公路2公里,南接廣闊的黃海海岸線,到青島開發區只有15分鐘的車程,距青島火車站和流亭機場60分鐘路程。
該居委會前身為東樓村。據傳,明末王姓從原王戈莊前來定居。因齊姓曾在此建樓一座,且坐落在王戈莊東,故名東樓(村)。據民國版《總修膠志·疆域》載,清道光至民國時稱東樓莊。
1995年,根據《膠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珠海街道辦事處設立居民委員會的批覆》(南政字[1995]30號),撤銷已農轉非的東樓村村民委員會,設立了東樓第一居民委員會和東樓第二居民委員會。其中,東樓第一居民委員會現有住戶215戶、666口人。主要有周姓、李姓、王姓、陳姓、丁姓、宋姓、田姓等少數居民。
東樓村歷史上以農業為主,生產單一,經濟很不發達。70年代中期該村,由農業轉型種菜業,村經濟有所發展。到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各行各業突飛猛進,同時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特別是設立東樓第一居民委員會以來,為壯大村級經濟,先後發展了工業、商業、建築業、飲食業等10多家較大規模的支柱產業,接納居委勞動力200餘人,上交國家稅金近50萬元,村級經濟有了充足的發展。同時,圍繞市區道路,加快路域經濟發展步伐,先後開發建設了10000餘平方米的商業網點,為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2004年,居民人均純收入達6070元,完成稅收120萬元,實現集體收入56萬元。
隨著經濟的發展,居委會社會各項事業建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對男年滿55周歲以上,女年滿50周歲以上的居民每月統一發放生活補助費;居民的福利待遇和文化生活不斷提高,對向居民收取的一切費用也由居委會集體負擔,不向居民收取一分錢;居委會先後有86名學生考入各大中專院校,有5人成為黨政處級以上、軍隊團級以上幹部,多人成為企事業單位的業務骨幹。居風居貌煥然一新,先後被評為“精神文明”和“經濟文明”雙強居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