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全鄉面積26.18平方公里,轄7個村,71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居委會,3個居民小組,6936戶,總人口22494人(其中非農人口1587人),耕地面積14784畝(其中田11013畝、土3771畝)。有機耕路74.5公里,其中通車7個村、65個村民小組。地形屬淺丘平壩區,背靠烏木水庫,右乾渠橫穿7個村,有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境內有市級單位廠礦4個、縣派出機構7個、縣級企業2個,鄉級單位14個。
鄉鎮企業有食品加工、麻紡、建築等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子,產苧麻。養殖業以生豬、家禽、淡水魚為主。特產“東柳醪糟”馳名。省屬五0五東柳供電分局,大竹麵粉有限責任公司在境內。烏木水庫為風景遊覽地。
經濟發展
全鄉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10124萬元,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30萬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8221萬元,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2860萬元,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986萬元,同比增長30%,勞務收入實現1600萬元,工業增加值14658萬元,糧食產量5545噸;油料產量315噸,出欄生豬1.4萬頭。
鄉鎮企業營業收入4.15億元,同比增長40%,實現利潤1579萬元,同比增長35%;上繳稅金905萬元,同比增長30%。財政支出150萬元,增長20%,年末儲蓄餘額9371萬元,人均純收入2100元,同比增長140元。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3.4%,人口自然增長率1.88‰。
中學生在校生1450人,國小在校生210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8%。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站13個(含街道社區衛生站1個),衛生技術人員12人。
社會事業
1.大力推進“科技興鄉”。 一是加大了對農民民眾的科技知識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和水平;二是大力推行農業生產新技術、新品種,強化優質服務;三是抓好科技宣傳活動,著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質,做到有計畫、有組織、有實效,確保宣傳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四是加大了對轄區內企業科技發展的支持和扶持,在積極協調配合下,為企業解決各類難題,不斷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創新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2.教育事業再創輝煌。 一是繼續實施“三名”工程,加強學校師資建設,提高教學水平。2007年,國小升竹中,劃撥給原烏木片區7名,被東柳“獨占”,國中升竹中達79名,名列全縣鄉鎮初級中學首榜,再創歷史新高;二是花大力氣幫助學校完善校舍、教學設施建設,消除D級危房2處,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三是強化了對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先後組織派出所、工商、衛生、綜治等對學校周邊環境進行了兩次專項整治,消除了各種不良因素和安全隱患,為學校開展正常的教學活動營造了安全良好的外部環境;四是落實了對貧困學生的救助政策,認真貫徹了學校“一費制”,確保了中小學生入學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