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軒工藝品加工詳細步驟
澄泥工藝品種類很多,製作方式各有不同。制陶工藝是澄泥工藝的先導,它的發展孕育創造了澄泥工藝,制陶工藝升華的結果,是瓷器的出現。澄泥工藝是獨立發展的結果,歷史上的澄泥罐、紫砂器的問世證明了它的存在,直至今日仍有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更顯示了它的價值,它是介於陶與瓷中間的另一路產品,歸類於炻器。本人粗略談下山東東昌軒蟋蟀罐的製作工藝及過程,讓大家有個淺面認識和了解。1,取泥,要選擇地表以下的純膠泥,比較乾淨和結實的那種.或者河底淤泥,比較細膩的那種.山東有很多黃河分支,一般隔一段就會有一個清淤岔口,長年積累沉澱著上游沖刷下來的淤泥,由於它的放水是有控制的,所以也造成淤積地帶濕了又乾,幹了又濕,形成一個自然的風化場,那種地表下的膠泥比較乾淨。
2,晾曬.要把取的泥放在露天裡自然風化.這個需要過程.一般是1-3年,時間越長越好.時間短做出的罐牢固度不好,容易老化.
3,澄泥.將風化了段時間的泥放在泥池裡,注水後攪拌,池子下有放水口,可以讓雜質沖刷出。用一種紗狀工具在泥池中來回過濾,將雜質再次濾出。來回幾次,每日均攪拌。2-3日後蓋上棚布讓其陰晾,待其成泥狀用專用工具將其取出,放在塑膠布內再進行存放。存放的時間按季節控制。一般上等澄泥需要經歷春夏秋冬四季揉煉才好。
4,揉泥。以前老工藝均用手足等自然揉泥,費時費力,適合小工量製作,如今的揉泥一般都藉助機械設備,這樣揉出來的泥勻稱有力度,並且量大。揉後的泥加工成棍狀,也就是一個個圓柱,便於加工。再晾曬到一定的硬度。
5,成胚。有些手工製作的盆一般用泥直接拉胚,但是泥要攘一些,硬了不好加工。一般大批量的就是使用模具,這個模具一般是鑄鐵的,將圓柱的泥直接擠壓成罐狀及蓋子。有點象壓煤球的工具。使泥罐基本成型。然後還是要陰乾晾曬,以便堅固。
6,修型,在專用工作轉盤上純手工修整,利用玉石棒、刀片等工具把外表、內塘進行打磨、拋光,並把蓋子修整與罐體吻合,並預留出燒制過程中的收縮尺寸。一般罐子收縮尺寸為1cm。有需要的還要在罐底加上螺旋,以便成品後塘底牢固。然後敲章。這個過程需要仔細,精心,純手工一點點修整,為什麼大批量的罐子還是會出現有差別,就是由於修整的人不同,手工活也不一樣,也會造成蓋子與罐體密封程度也有所不同。修型後的罐子還可以在上面進行平雕,突雕等藝術加工。
7,陰乾,將修整處理完的罐子再次放在架子上陰乾,晾曬。達到一定的乾度再進窯燒制。進窯前的罐子要乾濕度正好,太乾,容易炸裂,太濕,容易變形。一般經驗都是常年積累下來的,老工匠看皮色就知道是否可以進窯燒制。
8,進窯,大批量罐子進窯後都是一層層摞疊上去的,所以會出現成品罐的蓋上和底部有色差。若想去掉那個印記需要做專門的鋼筋架子,成本很大,並又容易出現鋼筋融化的黑斑。完全避免只好一窯就放幾個,單獨放置,哪個方法目前來說已經不現實,成本更高。精品罐一般會採取小窯燒制。
9,燒窯。燒窯時用的材料很多。以前發帖說過。目前山東這邊掌握的是使用劈材和煤炭結合。溫度控制也不相同。控制溫度是把握質量的關鍵之一:燒制時的溫度過高就會瓷化,透氣性差,不可取;若燒制時火候不夠,就會硬度差,內糠外酥。所以,煅燒工藝是製作澄泥罐最為複雜的一個環節,澄泥罐的顏色、硬度、瑩潤程度等都與此密切相關。 古代澄泥罐以“硃砂紅、鱔魚黃、蟹殼青、豆綠砂、檀香紫、墨玉黑、雞骨白、雪裡紅為上乘顏色,尤以豆綠砂、雞骨白最為名貴。原料都是一樣的,控制好溫度,就會出現不同的顏色,每窯還會出現一些窯變的花罐。有時候可以將一些窯變的再回窯重新燒制。
10,悶窯及出窯。要悶窯一段時間,讓其自然降溫。時間在一星期,然後開窯出品。這個時候成品還是會有所不同。一般每窯有將近10%的罐子為窯尖,就是顏色,剛硬度,做工勻稱出眾。10%的為次品。顏色有差別,罐子有磕碰或者其他小毛病。完全杜絕的工藝最好的辦法就是減量,每窯光燒一個肯定沒問題,要么全品,要么次品。
澄泥罐“取之於水而成之於火”。這可追似到中國道教的煉丹術:水中取泥譬若生藥,火中成罐終似結丹。上等澄泥蟋蟀罐觀若碧玉,撫若童肌, 存飯不腐,厲寒不冰,撫如石,呵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