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軒

東昌軒

揉後的泥加工成棍狀,也就是一個個圓柱,便於加工。 時間在一星期,然後開窯出品。 一般每窯有將近10%的罐子為窯尖,就是顏色,剛硬度,做工勻稱出眾。

明洪武年尚書郭敦(1370~1431),利用故鄉東昌府千年黃河淤泥和山西手工藝人等有利因素,建議其弟郭山在明東昌府西南(今湖西辦事處岳莊居委)投資建澄窯一座,僱傭山西絳洲澄漿玉泥窯工移民二百餘人,由道口鋪郭莊郭姓祖先作為主要技師進行藝術品的加工製作,後逐漸傳授給徐姓、王姓、劉姓、念姓等窯工。後徐姓窯工較多,漸成村落,即為現在的岳莊居委徐窯村,村名延續至今。其他姓氏等窯工後遷移至北楊集、濟寧、館陶、濟南、齊河、章丘等地。當時,該澄窯主要生產製作活字印模等印書用具,硯台、筆洗、筆筒等文人文玩,米缸、麵缸、茶葉罐、雜物罐等御用器皿,蟋蟀罐、蛐蛐過籠、魚缸等寵物用品,出窯後,窯頭極品用10餘種中藥炮製後用金箔包裝好全部通過運河運入京城皇宮作為御用收藏,並被歷代皇帝指定為御窯,窯中精品全部進入官府人家,窯尾次品全部砸掉,禁止流入民間。 郭敦曾在明東昌府建西關古井一座,用於周邊居民飲用和澄窯製品後期蒸煮用泉水,歷史有記載。郭敦創建的澄窯遺址保存至今,村中老人均記憶尤深。

東昌軒工藝品加工詳細步驟

澄泥工藝品種類很多,製作方式各有不同。制陶工藝是澄泥工藝的先導,它的發展孕育創造了澄泥工藝,制陶工藝升華的結果,是瓷器的出現。澄泥工藝是獨立發展的結果,歷史上的澄泥罐、紫砂器的問世證明了它的存在,直至今日仍有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更顯示了它的價值,它是介於陶與瓷中間的另一路產品,歸類於炻器。本人粗略談下山東東昌軒蟋蟀罐的製作工藝及過程,讓大家有個淺面認識和了解。
1,取泥,要選擇地表以下的純膠泥,比較乾淨和結實的那種.或者河底淤泥,比較細膩的那種.山東有很多黃河分支,一般隔一段就會有一個清淤岔口,長年積累沉澱著上游沖刷下來的淤泥,由於它的放水是有控制的,所以也造成淤積地帶濕了又乾,幹了又濕,形成一個自然的風化場,那種地表下的膠泥比較乾淨。
2,晾曬.要把取的泥放在露天裡自然風化.這個需要過程.一般是1-3年,時間越長越好.時間短做出的罐牢固度不好,容易老化.
3,澄泥.將風化了段時間的泥放在泥池裡,注水後攪拌,池子下有放水口,可以讓雜質沖刷出。用一種紗狀工具在泥池中來回過濾,將雜質再次濾出。來回幾次,每日均攪拌。2-3日後蓋上棚布讓其陰晾,待其成泥狀用專用工具將其取出,放在塑膠布內再進行存放。存放的時間按季節控制。一般上等澄泥需要經歷春夏秋冬四季揉煉才好。
4,揉泥。以前老工藝均用手足等自然揉泥,費時費力,適合小工量製作,如今的揉泥一般都藉助機械設備,這樣揉出來的泥勻稱有力度,並且量大。揉後的泥加工成棍狀,也就是一個個圓柱,便於加工。再晾曬到一定的硬度。
5,成胚。有些手工製作的盆一般用泥直接拉胚,但是泥要攘一些,硬了不好加工。一般大批量的就是使用模具,這個模具一般是鑄鐵的,將圓柱的泥直接擠壓成罐狀及蓋子。有點象壓煤球的工具。使泥罐基本成型。然後還是要陰乾晾曬,以便堅固。
6,修型,在專用工作轉盤上純手工修整,利用玉石棒、刀片等工具把外表、內塘進行打磨、拋光,並把蓋子修整與罐體吻合,並預留出燒制過程中的收縮尺寸。一般罐子收縮尺寸為1cm。有需要的還要在罐底加上螺旋,以便成品後塘底牢固。然後敲章。這個過程需要仔細,精心,純手工一點點修整,為什麼大批量的罐子還是會出現有差別,就是由於修整的人不同,手工活也不一樣,也會造成蓋子與罐體密封程度也有所不同。修型後的罐子還可以在上面進行平雕,突雕等藝術加工。
7,陰乾,將修整處理完的罐子再次放在架子上陰乾,晾曬。達到一定的乾度再進窯燒制。進窯前的罐子要乾濕度正好,太乾,容易炸裂,太濕,容易變形。一般經驗都是常年積累下來的,老工匠看皮色就知道是否可以進窯燒制。
8,進窯,大批量罐子進窯後都是一層層摞疊上去的,所以會出現成品罐的蓋上和底部有色差。若想去掉那個印記需要做專門的鋼筋架子,成本很大,並又容易出現鋼筋融化的黑斑。完全避免只好一窯就放幾個,單獨放置,哪個方法目前來說已經不現實,成本更高。精品罐一般會採取小窯燒制。
9,燒窯。燒窯時用的材料很多。以前發帖說過。目前山東這邊掌握的是使用劈材和煤炭結合。溫度控制也不相同。控制溫度是把握質量的關鍵之一:燒制時的溫度過高就會瓷化,透氣性差,不可取;若燒制時火候不夠,就會硬度差,內糠外酥。所以,煅燒工藝是製作澄泥罐最為複雜的一個環節,澄泥罐的顏色、硬度、瑩潤程度等都與此密切相關。 古代澄泥罐以“硃砂紅、鱔魚黃、蟹殼青、豆綠砂、檀香紫、墨玉黑、雞骨白、雪裡紅為上乘顏色,尤以豆綠砂、雞骨白最為名貴。原料都是一樣的,控制好溫度,就會出現不同的顏色,每窯還會出現一些窯變的花罐。有時候可以將一些窯變的再回窯重新燒制。
10,悶窯及出窯。要悶窯一段時間,讓其自然降溫。時間在一星期,然後開窯出品。這個時候成品還是會有所不同。一般每窯有將近10%的罐子為窯尖,就是顏色,剛硬度,做工勻稱出眾。10%的為次品。顏色有差別,罐子有磕碰或者其他小毛病。完全杜絕的工藝最好的辦法就是減量,每窯光燒一個肯定沒問題,要么全品,要么次品。
澄泥罐“取之於水而成之於火”。這可追似到中國道教的煉丹術:水中取泥譬若生藥,火中成罐終似結丹。上等澄泥蟋蟀罐觀若碧玉,撫若童肌, 存飯不腐,厲寒不冰,撫如石,呵生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