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於渠村

東於渠村

東於渠村地處於山東省濰坊市朱里鎮,立村時因村西有西於渠村,故取名東於渠,東於渠村現在的主要工業產品有農用抽水泵,大姜田園管理機以及各種農用三輪,六輪汽車濾清器等等。

基本信息

東於渠村簡介

東於渠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朱里鎮東部,濰河西岸。村南有濰萊高速公路、濰河大橋。明洪武年間朱元璋伐山東人口銳減;李姓,孫姓籍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定居。立村時,因村西有西於渠村,故取名東於渠。村本名東圩渠村(現仍沿用) 圩 多音 xu--集市 wei--防水堤之意,因 圩 字較冷僻 漸演化成東於渠三字
濰河是山東境內的七大河流之一。濰河發源於莒縣境內之箕山,流域百姓俗喚“淮河”,自古水患嚴重,連年成災。由於“淮”和“壞”音相近,故當地百姓又把濰河稱為“壞河”。自從峽山水庫建成以後,濰河水有了節制,根除了水患,濰河成為沿岸人口和良田的生命之源。

東於渠村歷史

東於渠是濰河入海口的下游渡口,河道寬闊,即使多年缺水的時候,這裡的河床也寬達600米。早在秦漢時期,東於渠便是驛道過濰河的著名渡口和海運碼頭。沿河上溯,濰河進朱里前,在坊子眉村拐個急彎,減緩了水流速度,河床也加寬變淺,形同港灣。從東於渠到渤海入海口,濰河為理想的船運河道。當年這裡人群熙攘,車水馬龍,群帆競渡,東連膠東半島,西達齊魯內地。至明清之際,隨著人口增多,商貿繁榮,遂成為遠近聞名的濰水重鎮。當年過往濰河的民眾車馬、各種物資,在此用船隻擺渡過河。據1915年統計,常在東於渠碼頭停泊的帆船就有40餘艘。
清代鄭板橋任濰縣知縣時,每次往返萊州,都要經東於渠渡口。這一帶的山光水色,人文景物,常出現在他的詩書畫作品中。當年,東於渠碼頭水波浩淼,白帆游弋,商船迎著朝陽北去,帶著彩雲回歸。入夜,水上人家,槳聲燈影,漁火通明。各地客商川流不息,兩岸貨物堆積如山。這種繁華熱鬧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隨著濰河大橋的建成通車,古渡口才完成了歷史使命。
這座濰河老橋,長577米,26孔組成,由交通部公路局第一橋樑工程隊承建,1955年通車,曾經是中國公路橋樑之最。如今,在此橋北側緊鄰,又建起了一座新的濰河大橋,雄偉高大,氣勢非凡。兩橋相照,成為兩岸人民奮鬥不息的縮影。
東於渠現有{2010}人口2000人左右,村中工業比較發達,最早的產品--濾清器曾是濰坊乃至山東最大的生產地。
東於渠村現在的主要工業產品有:農用抽水泵,大姜田園管理機以及各種農用三輪,六輪汽車濾清器等等。
其中抽水泵以及管理機在山東省內質量名列前茅。
村中姓氏:李,孫,王,張,鞏,程,房;以李姓及孫姓居多。
東於渠{谷歌衛星地圖,一欒三生製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