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豫劇團

東方豫劇團作為千萬民營職業劇團中的一員,與國有文藝院團一起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是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的中堅力量。 ”“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構建城鄉協調發展的演出市場,促進城鄉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東方豫劇團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民間表演團體,更是中原傳統文化得意綿延不斷、深入基層進行變革的載體,見證了中國文藝政策實惠於民的點滴革新。

山東陽穀電纜集團東方豫劇團(前身為河南濮陽青年豫劇團)為社會資本投資興辦的民間職業劇團,從形成發展至今,跨越歷史長河40餘年,見證了中國民營職業劇團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歷程,是我國文藝政策針對民營職業劇團改革新思路的榜樣,是民營職業劇團以資本為紐帶跨區域的兼併重組,甚至為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提供了一條可行性出路。
東方豫劇團主要從事豫劇傳統、現代劇目的演出。現有演職人員20餘人,角色行當齊全,日常演出劇目30餘本,如《清風亭上》、《大祭樁》、《三子爭父》、《三哭殿》、《對花槍》、《何巧娘》、《包青天》、《朝陽溝》等。演員多為演藝世家出身的農民。原來的青年豫劇團演員發展至今也有半百,劇團與國有文藝院團一樣面臨人員老化、後備軍不足的問題。
劇團常年活躍在山東境內,如聊城、濟南、泰安、萊蕪、曲阜、菏澤等內陸地區。演出地以農村為主,培養了一批固定的觀看群體。集市、慶典、節慶都為劇團演出提供了廣泛的演出市場。東方豫劇團以其精簡的結構,經典的劇目,齊全的演出設備,靈活的演出形式穿梭於各個鄉鎮地區,不受時間限制地在最短時間內趕到需要的農村基層民眾中去。東方豫劇團作為千萬民營職業劇團中的一員,與國有文藝院團一起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是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的中堅力量。
山東陽穀電纜集團作為東方豫劇團的主要投資者,積極回響國家文化部關於促進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的號召,為東方豫劇團日常演出提供排練場地、演出器材等,充分顯示了我國民營企業在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播過程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2009年6月2日,在《文化部關於促進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繁榮城鄉基層文化市場的生力軍。民營文藝表演團體來自於民間、成長於民間、服務於民間,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義。”“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構建城鄉協調發展的演出市場,促進城鄉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發展,對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曲藝保護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走出了一條以非物質生產方式轉移城鄉富餘勞動力的新途徑。”
山東陽穀電纜集團作為東方豫劇團的投資者,在十年前便已以匹夫之態承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預先回響了國家文化部的號召,投資人李銀起李明鎖兄弟二人雖已年過半百,卻展現了一代民族企業家致力於文化傳承的良好心態。
東方豫劇團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民間表演團體,更是中原傳統文化得意綿延不斷、深入基層進行變革的載體,見證了中國文藝政策實惠於民的點滴革新。該團“文企聯姻”的新體制形式無疑為更多的民營職業劇團、國有文藝團體的改革發展呈現了一條可行性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