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州村

東平州村隸屬山東省萊蕪萊城區和莊鄉,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民國初期屬石馬區(第六區);1941年萊蕪劃為三縣,屬博萊縣;1945年恢復萊蕪縣原建制,屬萊蕪縣常莊區.1951年稱第十區,1955年稱常莊區;1958年3月屬常莊鄉,同年10月屬常莊人民公社。1984年屬常莊辦事處;1985年10月建和莊鄉後,屬和莊鄉所轄,至今。

基本信息

概況

東平州村隸屬山東省萊蕪萊城區和莊鄉,位於萊城東北25公里、鄉駐地東南3公里處。在海拔610.5米的禹王山之巔。因與西平州村、北平州村唇齒相依,合稱三平州村。該村人丁432口,土地572畝。

歷史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常莊保・二平州”。據禹王廟碑記載,建村於明朝初年。因址高而平坦,四周連峰障天,曾名平州。因三村重名,該村居東,改稱東平州。據考,始建村者,乃博山汕頭人周昭。此人因在家鄉遇大難,不得不背井離鄉。途中,見此處山高皇帝遠,正是避難之良所,遂隱居於此。現該村居民,多為周姓。其建村時之古槐,已有數百年歷史。據明《嘉靖萊蕪縣誌》、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東平州村在明天順年間至清末屬常莊保所轄。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民國初期屬石馬區(第六區);1941年萊蕪劃為三縣,屬博萊縣;1945年恢復萊蕪縣原建制,屬萊蕪縣常莊區.1951年稱第十區,1955年稱常莊區;1958年3月屬常莊鄉,同年10月屬常莊人民公社。1984年屬常莊辦事處;1985年10月建和莊鄉後,屬和莊鄉所轄,至今。
解放後,三村之人先是於禹王山之西合力修一環山公路,致使車馬勉強可上。至1999年,三村之民又借博萊高速公路修建之機,從峨峪村北至山頂硬化水泥8華里,從根本上解決了走路難的問題。1957年,在縣水利局和常莊區政府的支持下,東平州村和其它兩個平州村在三村中間建了3座蓄水池,每個蓄水450立方。為防止水池滲水,修建過程中,在水池底部打了30公分厚的灰土,再用水泥沙漿、塊石壘砌。這些蓄水池,蓄存大雨過後從岩縫裡流出的清水,再淨化後供人畜飲用。1973年3月,東平州村又與其它兩村興建了一座二級揚水站。這個揚水站工程是從山下六公里以外的普通河引水到山腳下,建一級站。該站揚程49米,雙排壓力管道,每排長300米,安裝100KVA的變壓器一台,40KW的電動機兩台。二級站建在半山腰,揚程139米,安裝150KVA變壓器一台,100KW的電動機一台,出水口外,修建2700米的環山渠道。總投資16萬元,投工10.9萬個,動用土石方7萬餘立方米。歷時一年竣工。後來,由於取水處水位下降,供水不足,加上十幾里路的渠道和管路損壞,用電量又特別高,村民用不起,揚水站被迫停止供水。1982年,在市水利工程隊的幫助下,東平州村和其它兩村打出了深314.3米,每小時出水量20立方的第一眼機井。1989年又打出了深413米,每小時出水15立方的第二眼深井。這兩眼深井的水量,基本解決了三平州村民的吃水問題。1995年,東平州村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建起了自來水工程,使清水流進了每家每戶。從此,東平州村吃水難的歷史徹底結束了。

現今

近幾年來,為了讓生活更上層樓,東平州人更是大幹苦幹:分別投資15萬元、10萬元修建起了兩個大蓄水池。其中一個容水量7萬方,起名為“飲水思源池”,專供人畜用水。另一個容水量2.4萬方,主要用來灌溉農田。新栽植山楂樹2萬餘棵,花椒樹1萬餘棵。現在,這些樹已經普遍讓村民受益。他們還針對村路狹窄、崎嶇難行這一狀況,籌措資金1.5萬元,拓寬、硬化水泥路330米。投資5千元,維修營林路四條,長達2千米。與西平州、北平州聯合開發了原山旅遊景點,增加了村民收入。這些,無不得益於該村現在有一個團結實幹的領導班子。東平州村人雖居高山,但不乏商業頭腦。現該村在外經商者,遍及淄博、萊蕪、東營、泰安等地。僅在萊蕪賣醬菜的,就多達幾十人。萊蕪的醬菜市場幾乎全部為東平州人所占領。1986年,東平州村與西、北兩平州合資建國小一處。建校以來共培養大中專生十幾名。其中,周廣榮是該村考取的第一名大學生。高考成績最好的大學生周長強畢業後,現已分配到國務院衛生部人事處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