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國小

東川國小,是一所創辦於晚清時期的學校,前身為東關學堂,該學校文化底蘊豐厚,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藝術、體育、英語是該學校的特色學科。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東川國小學校歷史悠久,創辦於晚清末年(約1905至1906年),原名東關學堂。由當時地方政府與留學日本的社會知名人士謝菊荘、謝智濤等人創辦。學校在民國期間改名東區第六國小,抗戰期間,又叫東區五十二國小,抗戰勝利後,再次改名為前鑒中心國小,解放初期又叫東區第一中心國小,1956年,改名為東川路第一國小,在1998年改名為東川國小。
學校特色:藝術、體育(科技)和英語
學校現有24個教學班,學生1247人,教職工64人。分別設有多媒體專用室、電腦室、自然室、科技室、音樂室、美術室、電子閱覽室、圖書室、直播室、管樂、舞蹈訓練室、心理諮詢室、檔案室等專用室近30個,各專用室設備完善,功能齊全。在區教育局的統籌安排下,2002年建成了校園網。每個教室均配備了由多媒體電腦、網路接入設備、投影儀、功放等組成的多媒體平台,學校除了在所有辦公室配有一定量的桌面電腦外,還為教學第一線的教師配備了手提電腦。
1992年學校開展了全國“八五”規劃國家教委重點課題《電化教育促進中國小教學最佳化》課題中的子課題“國小自然多媒體結構剖析教學法”實驗研究,獲總課題階段研究成果獎及1995年廣東省中國小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1999年學校啟動的“國小創造性教育”課題研究之《創造性教育的課堂教學策略》被評為東山區優秀教育科研課題,學校還成功地承辦了“廣州市中國小創新教育研討會”和協辦了“全國中小幼創新教育研討會”。2003年學校在全面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啟動了全國“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教育與發展-----創新性人才的心理學整合研究》。2005年建立"廣州市少兒語言藝術教育特色實驗基地"。

學校榮譽

1992年成為東山區第一間開展電化教學的重點學校,同年被授予東山區田徑、西洋棋傳統項目學校,1996年被評為市一級學校,1997年又被授予西洋棋市傳統項目學校。1998年被評為廣州市國小美術教育課外創造教學特色學校。學校秉承“勤學堅毅、團結奮進”的校訓,形成了“整體發展,勇於創新”的辦學理念,凸現體衛、藝術、科研興教的辦學特色。1992年學校開展了全國“八五”規劃國家教委重點課題《電化教育促進中國小教學最佳化》課題中的子課題“國小自然多媒體結構剖析教學法”實驗研究,獲總課題階段研究成果獎及1995年廣東省中國小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1999年學校啟動的“國小創造性教育”課題研究之《創造性教育的課堂教學策略》被評為東山區優秀教育科研課題,學校還成功地承辦了“廣州市中國小創新教育研討會”和協辦了“全國中小幼創新教育研討會”。2003年學校在全面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啟動了全國“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教育與發展--創新性人才的心理學整合研究》。

師資詳情

學校領導班子牢固樹立“政治堅定、熟悉業務、銳意創新、團結合作、廉潔勤政”的工作作風。64名教職工中,其中59 %獲國小高級教師,專任教師82 %具大專學歷,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的有7人,評為區學頭人3名,區東教新星5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