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峨州

簡介

唐時高宗在嶺南道析置的新州,設立在峨石縣(今廣西北流市隆盛鎮東南部),總章元年(668) ,改為東峨州,移治峨石縣,一年後,改為禺州。管轄四縣:峨石縣,本屬白州,南有峨石而命名。羅辯縣,本屬陸川,隸辯州,後更名。扶萊縣,武德五年析信義縣置,本隸屬竇州,以扶萊水名之。貞觀中省去,後復置。宕昌縣,本隸屬容州。

史料

峨石廢縣縣東南百十里。唐總章初,析白州之溫水縣置,尋為禺州治。《唐志》:武德四年,置南宕州,治南昌縣。貞觀六年,移治定川。八年,改為潘州。總章元年(668) ,改為東峨州,移治峨石縣。二年(669),改為禺州。天寶初,曰溫水郡。乾元初,復曰禺州,皆治峨石縣。歐陽修曰:東峨州,乾封二年,將軍王杲奏析白、辯、竇、容四州置。總章二年(669),改曰禺州。
《新唐書》卷四十七。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禺州溫水郡,下。本東峨州,乾封三年,將軍王杲奏析白、辯、竇、容四州置,總章二年(669)更名。土貢:銀。戶三千一百八十。縣四:峨石,下。總章二年析白州之溫水置,以南有峨石名之。羅辯,下。本陸川,隸辯州,後更名。本羅辯洞地。扶萊,下。武德五年析信義縣置,隸竇州,以扶萊水名之。貞觀中省,後復置。宕昌。下。本隸容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