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最初發現該寺院的是抗日戰爭時在文水工作過的老幹部,1990年他們在故地重遊時說,東岩寺有可能是漢代建築。後經當地文物工作者的多次考察,也認為這是一處不平凡的佛地寺院。
考證
因為寺院已毀,現能夠證明寺院是東漢所建的只有一些旁證。該寺院現存石碑十一通,其中明代碑兩通,清代碑九通,另外還有一些殿堂的斷牆、壁畫和殘破泥塑,均是明清時遺存。研究者在寺院的石碑上,發現了東岩寺建於東漢的證據。據明朝天順七年《重修東岩禪寺碑記》記載:“始自後漢永平十年建立,毀於唐會昌年,大中年重建,後宋初又復重修,以後日久年深,遂以兵燹,廢盡無存。”而且,在碑記中還提到“騰蘭一播之後,法化無所不周”。這是一段說明東岩寺歷史的記載,按照普通的慣例,後代所為重修寺院而刻的碑,在內容上一般都是承襲前代史料,說法比較可靠。根據這段記載,我們確實可以得出東岩寺是在東漢永平十年左右那兩個印度僧人來華後所建,不過在碑文中,找不到任何具體修建者的信息,則此寺院很可能並非官方主持修建(如果是官方修建,史書當有記載),而是民間自發修建的,所以當地文物工作人員稱之為“佛教民間第一寺院”與白馬寺相區別。
在用寺內石料磚瓦所建的學校屋頂上,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塊瓦當,瓦當前沿滴水上,有一個字元,據北京大學歷史系張寶勝教授研究,其為梵文音節無疑,與一種叫悉曇的字型很相像,其形制為“tra”或“a”,意義一為五金剛如來,或是五方中佛南方寶生佛教子字,一象徵“諸法不生義”。很可能是書寫者不熟悉梵文,或所依底本模糊不清而誤寫。此瓦當應該為後代在重修寺院時模仿前代形制而製作。據研究者說,這種類型的瓦當在全國各地的寺院內屬首次發現。而張教授說,這種字型在唐代時傳入中國。雖然瓦當本身是清代的,但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東岩寺至少在唐朝時便已存在,所以後代才能有範本可仿製。這與碑文中“毀於唐會昌年,大中年重建”正好可以相互印證。碑文既然真實,則東岩寺始建於東漢確有一定可能性。(文水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