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鐵枝木偶戲,元代從中原傳入廣東惠來、海陸豐一帶。經本地改革,唱潮曲說潮話。因語系相通,很快流行於閩南詔安、東山、雲霄、平和等地。民間俗稱“尫仔戲”。介紹
鐵枝木偶原來身高九寸,纖繡精細,服飾都是大戲縮小的微型服飾、很有欣賞價值。生旦淨末湊醜,行當齊全。舞台窄小只有一米八,只能一人或兩人坐著操作。操作人,五大行當的台詞都要會唱會念會作,這種人才,極其難找,以致閩南地區的鐵枝木偶戲逐漸斷層失傳。東山鐵枝木偶戲完整地傳承了這個戲種,陳加申鐵枝木偶班最為經典,在原來基礎上改革創新並發揚廣大。鐵枝木偶身高由九寸(約24厘米)改為二尺二(約56厘米);舞台一米八改為四米八;背景從一塊布畫個圖案改為上下兩截,下截四分之一,遮掩操作者的手,上截四分之三,畫山水、村野、公堂等,隨劇情變化,設定內外幕;原來由一人或兩人坐著操作改為多人站立流動操作,可以互相交流;因鐵枝木偶靠著三支鐵枝勾著一背兩臂,只能演文戲,改良後可以演武戲了,如耍刀弄槍、騎馬交戰、斟酒飲酒、挨磨挑擔等;唱腔、鑼鼓改放錄音。
保留的傳統劇目有:《仙女配阿義》、《狄青會姑》、《蓮花庵》、《乾坤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