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簡介
位於福建省寧化縣城郊鎮高塹村,為明、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順治三至五年僧舍被毀,僅存佛殿,順治七年修復,以後歷代均有維修,民國期間重修兩次,
當前大殿為明代建築,其餘為歷代重修,保存較好。平面呈三組不規則布局,坐西北朝東南,方向240°,通面闊39.49米,通進深34.87米,占地面積1377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門樓、游坪、大門、下殿、天井、大雄寶殿、神龕、後門,左側為僧舍,右側為側殿。主體建築面闊3間,進深15柱,為抬梁穿斗混合式結構,硬山頂。大門為磚砌牌樓式門樓,正面寫有隸書“東山古寺”字樣。1984年由寧化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文物普查時,大殿柱子柱腳、地袱部分腐爛。
歷史進程
寧化縣東山庵位於東門外東山橋附近,距城2.5公里。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
二百年後,因住持僧古如師徒從事反清復明,事敗,僧舍被焚,僅存中殿。三山僧虛白來後毅然以興復舊剎為己任,並得到當時縣官讚許,與居士共同樂助重建。
位於寧化城關東3公里,前臨東溪,古謂“東山古渡”,為寧化八景之一。
舊志載:東山庵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寺有充餉常住田塘若干畝,清順治三至五年(1644‐1646年)寺僧參與反清復明鬥爭,僧舍被毀,僅存佛殿。順治七年,泉州和尚虛白募捐修復,同時興建東山橋(現已改為公路大橋)。
現存東山庵為單檐歇山式,三進內天井,土木結構,梁架為抬梁式與穿斗式結合的仿宮殿式古建築。分為大殿、前廳和廂房,占地面積648平方米,建築簡單、古樸、雅靜,頗具明清時期南方寺庵建築風格。
東山庵舊稱萬壽寺,離城2.5 公里,坐落於城郊鄉高塹村橋東。
據縣誌《東山廢興始末記》載:“寺去城東五里。寺基即安氏墳山之支,明永樂間(1403-1424)安氏所施,眾建為祝厘萬壽之寺也。寺有充餉常住田塘若干畝。”
又據1992 年版《寧化縣誌》載:“因住持僧古如師徒從事反清復明活動,事敗,僧舍被焚,僅存中殿。三山僧虛白來寧,毅然以興復舊剎為已任,得到當時縣官讚許,與居士共同樂助重建。”
康熙甲辰(1664),莆陽諸宰官敦清虛公還主黃檗,在此淨修七載,寺宇日臻完善。民國期間曾重修兩次,至1966年文革期間寺內僧人被遣還俗,寺院曾作為東溪水庫工地之預製廠,後被當地生產隊占為倉庫和畜牧場之用,寺內建築多處被毀。
1982 年釋圓朗四出化緣,重修寺廟,再塑佛像。
2003 年圓朗尼師傾盡平生積蓄,捐資3 萬餘元修整佛堂一座,僧房6 間,建築面積底層約100 余平方米。當前尼師年屆耄耋,祈盼有生之年親見佛堂全部落成,古剎重光.現寺內有尼2 人,釋園朗為住持。每逢節日,園朗弟子及四方信士雲集古寺,平日來人不多。
寺內介紹
東山古寺占地面積約3000 余平方米,建築面積今僅存100 多平方米。寺之主殿系明代所建三進內天井磚木結構(部分為土牆),屬台梁式與斗拱相結合的仿古建築。1984年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於寺前。山門有一副楹聯,書“萬縷香菸朝北極,一聲鐘鼓振東山。”這是民國年間的遺蹟。東山寺經第九批登記發證,是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
寺內大殿中祀釋迦牟尼佛,迦葉和阿難。側殿中祀觀音和地藏。早年菩薩金身用赤金箔貼制,金光燦燦,光彩照人。十八羅漢塑像尤為逼真,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下廳一隅,祀寺內歷代已故僧人的先靈蓮位,內有一紫砂墓碑,碑文刻有:“萬曆三十五年六月吉日安葬”等字樣,其時為1607 年,距今近400 年,此碑可謂該寺歷盡滄桑的見證。
觀音堂前有兩株山茶,據傳已有百年樹齡,至今仍枝繁葉茂。寺中還植有建蘭等多種名貴花卉,常年滿寺飄香,給古寺帶來無限生機。寺內有古井兩眼,現僅存其一,井水清甜可口,甚受香客讚賞。2005 年6月,縣老年書協和南大街眾信士捐資為古寺重掛楹聯牌匾,古寺經妝扮一新。
相關傳說
傳說古寺屬臥虎形,一虎臥於東山下。山門為虎頭,虎尾橫掃江邊,兩眼古井即為虎眼。虎尾有一株數百年的古樹,盤根錯節,雖經雷打火燒,枯而不朽,始終屹立於江邊風雨中。
昔年的“東山古渡”曾列為“寧陽八景”之一,隨著近代東山大橋的通車,該景早已成為歷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