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河[古休屠澤水系石羊河的支流]

東大河[古休屠澤水系石羊河的支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大河 內陸河,石羊河支琉。因流經永昌縣東部,故名。上游有直河、斜河,均源於祁連山冷龍嶺大雪山,東北流經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皇城灘草原,出祁連山入河西走廊平原。沙溝寺以上河長63.4公里,流域面積1 614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3億立方米,有51%集中在夏季7~9月。上游山區冰川面積34.43平方公里,冰儲最11.83億立方米,年冰川融水0.32億立方米。河流進入走廊平原後多又道,呈放射狀,滲漏嚴重,河水斷流。上流建有皇城灘水庫。灌溉永昌縣東部30多萬畝農田。

幹流概況

東大河:發源於冷龍嶺鐵礦溝,流域面積1545平方公里,境內長度65.8公里,流域高程3281米。上游從皇城區東灘鄉大湖灘村分為東西岔,東岔為直河,西岔為斜河。多年平均流量9.54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26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68立方米/秒。

東大河東大河是河西地區石羊河水系第二大支流,發源於祁連山脈東段冷龍嶺北麓,上游分為東西兩岔,分別為直河和斜河,當兩岔河流流至皇城鄉大湖灘附近匯合後稱為東大河。兩岔源頭終年積雪,分布有現代冰川,是石羊河流域冰川的主要分布區。河流上游地區還分布有小片的沼澤和湖泊。東大河上游直河、斜河匯合後向東北方向流去,1985年修建的皇城灘水庫即在直河、斜河匯合口以下6.5km的皇城灘盆地下緣駱駝脖子處。由匯合口到水庫處河流流經一片開闊地,過了駱駝脖子以後,河流進入約23km長的峽谷地段,直至出山口以下流入平原走廊區,爾後匯入石羊河。

流域概況

流域分水嶺最高處為冷龍嶺主峰,海拔高程5254m。東大河流域南以祁連山的冷龍嶺為界與大通河相依,東以西營河為鄰,西與西大河相連,北部是石羊河幹流,地理位置在北緯37°36′~38°10′和東經101°21′~103°24′之間。流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

東大河地處祁連山區,河流地形高差懸殊,深山區海拔2500~4000m以上,屬寒冷半濕潤氣候到高寒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2~0.2℃,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14.3~13.1℃,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13.1~-14.3℃,年降水量300~600mm,年日照時數2200h。淺山區海拔2000~2500m,屬寒冷乾旱氣候和寒冷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4.6~1.2℃,最熱月平均氣溫17.4~13.1℃,最冷月平均氣溫-10.1~-13.1℃,年降水量150~300mm,年蒸發量1260~1050mm,年日照時數2200~2880h,無霜期136~103天。平原區海拔在2000m以下,屬溫寒乾旱氣候,地面氣侯特徵以永昌氣象站實測資料為代表:多年平均氣溫為4.8℃,一月-10.0℃,七月17.5℃,絕對最高氣溫32.5℃,絕對最低氣溫-26.7℃;多年平均降水量185.1mm,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3.7%;多年平均蒸發量2000.6mm,4~9月蒸發量占全年蒸發量的72.7%;多年平均相對濕度52%;春季多風,多年平均風速3.2m/s,最大風速26m/s,風向多為西風(W);冬季最大積雪深度11cm;年日照時數2884.2h;多年平均霜日數56.8天。東大河上游流域屬嚴寒山區,地勢高亢。降水隨地形高度增加,上游山地降水豐沛,蒸發量小,是該河流的主要產流區。東大河出山口處設有沙溝寺水文站,該水文站1954年5月設站,控制流域面積1545km2,1971年下遷2.5km,控制流域面積1614km2。1985年12月24日東大河皇城水庫建成蓄水,壩址位於東大河上游兩條支流直河和斜河匯合口下游附近,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030km2。東大河徑流以降水補給為主,有少量融冰化雪補給,多年平均流量9.24m3/s,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91億m3。東大河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大洪水主要發生在7、8、9月,甘肅省水利廳設計院曾於1961年,在泱翔河段做過歷史洪水調查,調查到1945年歷史洪水,其洪峰流量為582m3/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