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塔嶺正式的名字叫“湘南起義記念塔”,是為紀念湘南起義而興建的。因與之對面的山上有另外一座塔,並且那塔是早於“湘南起義紀念塔”而建的,取名為南塔。所以我們這裡的人都叫“湘南起義紀念塔”為“東塔嶺”。這一東一南兩塔遙遙相望,像是兩個感情深厚的夫妻隔城相望,也算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了。
那田字形道路的四周便是那參差不齊的松木,雖說是參差不齊,但也不會相差很遠,所以看起來還算是和諧。四周的松木圍成一個四四方方的坪,坪中有田字格形的路,被路隔開的是草地,而在路的邊上間或的放了些石凳石椅。
到塔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右兩根十米高的大燈柱,然後是一邊一排秀氣卻精緻的小樓,就像兩排身著紅妝的漂亮姑娘在歡迎著你的到來。而極目望去,是一級一級的大青石板階梯,階梯有二十多米寬,有四百多級之多。階梯的中間是用矮灌木造型的中國地圖,那中國地圖在太陽的照射下放射出耀眼的光,像是給祖國映上了一層金光似的,讓我感覺祖國真的是霞光萬道呢。在地圖的下面是“烈士公園”幾個大字。那字也是用灌木造型而出的。雖然那樹木長得有些不安份,但在園藝工人的修剪下那字卻是清晰可見的。可見園藝工人手藝的高超。
沿石階而上,間或會有些石凳擺在兩邊。而石階因是挖山而成,所以四周會比石階高,而在高高的兩邊沒有階梯的石坡上,每隔三米都會種著松樹,而且那松樹都是一般高。遠遠望去,像是兩排士兵列隊相迎似的。我想試著找回些以前的小路,現在卻找不到了,而且原來的泥巴路現在全鋪上了青石板。有些自然生長雜草的地方現在全用草皮鋪上了。而且原來的雜木現在也變成了各種形狀的裝飾灌木。那灌木被修剪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有圓球形,有倒三角形,有雙層圓球形。讓人看起來是那樣的心曠神怡。 沿石階上到山腰,有一個碑廊,那碑廊依山而建,不是很大,卻很莊嚴,令人一見就有肅然起敬的感覺。這是“烈士碑廊”,那裡面刻著的都是為了湘南起義而犧牲的烈士的名字,一排一排的,數也數不清。從碑廊兩邊柱子上掛著的對聯就知道那上面有多少犧牲的烈士了。上聯是“人民億萬仰忠貞後輩當操前輩節”下聯是“英烈七千存姓字無名更比有名多。”
塔頂是一個高二十六米的經念碑,那碑成四邊形,底下大,慢慢收攏到碑頂。給人一種堅實而且雄偉的感覺。在碑的正面是鄧小平同志的題字“湘南起義紀念塔”六個大字。那字蒼勁有力、瀟灑飄逸、與紀念碑混然天成,給原本無情的紀念碑帶來了生氣。塔的兩邊是兩組浮雕,上面的內容自然是湘南起義的一些情景。而碑的後面是蕭克將軍寫的介紹。整個碑就是東塔嶺主要的風景了。
歷史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