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帽

東坡帽

東坡帽在中國的古代文壇上,蘇軾(蘇東坡)是一個引領風騷的人物。蘇軾在民間影響極大,除了“開風氣之先”的詩文外,東坡巾、東坡肉、東坡帽、東坡扇、東坡酒等等,或時髦一時,或流傳至今。

東坡帽東坡帽

樣式

東坡帽東坡帽
東坡帽,說它是帽,卻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帽,而是南方人用來防日曬雨淋的“竹笠”。之所以稱“東坡帽”,據說是經蘇東坡親自改造製作而成的。從表面上看,它與一般的竹笠相似,只是大了點;但仔細觀看,則可發現於笠沿處圍上了一圈幾寸長的黑布或藍布,以免陽光直射到人的臉龐。戴“東坡帽”的多為婦女。幾十年前,我在廣東惠州海南儋縣(古稱儋州)的田間見過這種很特別的“帽子”,經詢問當地人才曉得叫“東坡帽”。因為惠州和儋縣都是蘇老先生的流放地,兩地相隔千山萬水,布帽的制式和名稱卻毫無二致,故非妄言。蘇老夫子從民本出發,如此情系農民,真是用心良苦。

影響

東坡帽東坡帽
蘇東坡性格豪放,為人瀟灑,不拘小節,喜歡寬鬆。他愛與朋友談詩論文,看書作畫,品茶飲酒,而且經常穿著便衣串門走戶。為了衣著穿戴方便,寬鬆舒適,他不但經常內穿和尚的衲衣,外套長袍,而且還為自己設計了一種筒高沿短、脫戴方便的高帽子。由於自身的人格和氣質魅力,他的這種穿戴方式,形成了一種自然高雅的學士文人的風度之美,引人注目,人皆欣賞。於是上至京師王公貴人、下至各地官紳之士,群起仿效,把蘇東坡設計的帽子叫“東坡帽”。這種“東坡帽”在宋朝畫家的作品中,多處可見。由宋入元的大文豪趙孟頫所畫的“蘇軾立像”和由明入清的大畫家八大山人朱耷所畫的“東坡朝雲圖”,蘇東坡都是頭帶此種便帽。

蘇東坡愛開玩笑,有次出了一個題目叫《人不易物賦》 ,要門下文人照題作文,有人便借他的帽子作了一副對聯:“伏其幾而襲其裳,豈是孔子;學其書而戴其帽,未必蘇公。”

蘇東坡的帽子甚至成了雜劇演員借題發揮的對象。宋代雜劇是一種歌舞、競技和遊戲的綜合演出,那時的優伶常以即興發揮的機智與幽默說笑來取悅觀眾。有次蘇東坡皇上在醴泉觀觀賞雜劇。這時台上的滑稽短戲是由名角丁仙現主演。此人原是舉人,後來下海從藝,名噪一時。他出場時,頭上戴著高高的“東坡帽”,然後洋洋得意、大言不慚地說:“我的文章蓋天下,誰人敢來比詩畫。”同台另一角色反唇相譏,說他吹牛。這時,丁仙現勃然大怒,以手指著自己的頭高叫道:“小子,你難道沒有看見我頭上戴著‘東坡帽’嗎?”皇上聽了,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