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嘎-皮央石窟

1992年首次發現的位於札達縣境內的東嘎和皮央兩村,石窟群規模較大,故得名,石窟總數近千座,包括禮佛窟、禪窟與僧房窟、倉庫窟與廚房窟等不同類型的石窟,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介紹

位於札達縣境內的東嘎皮央兩村。因兩村相距不遠,石窟群規模較大,故得名。1992年首次發現。東嘎—皮央石窟群存石窟總數近千座,包括禮佛窟禪窟僧房窟、倉庫窟與廚房窟等不同類型的石窟。禮佛窟內繪製有壁畫,內容包括佛、菩薩、比丘、飛天、供養人像、佛傳故事、說法圖、禮佛圖、各種密宗曼荼羅以及動物、植物和不同種類的裝飾圖案。東嘎—皮央石窟群是西藏高原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一處佛教石窟遺址,也是國內年代最晚的一處大規模石窟遺存。1996年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嘎石窟群

整個洞窟群現存洞窟150座,可分為兩個地點。第一地點位於東嘎村北面斷崖上,石窟分布由西向東分為三區。第Ⅰ區洞窟分布略呈“U”形,由50座洞窟組成,依據各窟之間相對關係可分為第1~11號和第12~50號兩組;第Ⅱ區洞窟共有51座洞窟,依其相對位置關係可分為第l~28號和第29~51號兩組;第Ⅲ區洞窟系東北方向的後山區,共由第1~39窟組成。東嘎第二地點位於東嘎東面山溝中,兩地點直線相距約30千米。洞窟開鑿在山崖北面峭壁上,從西向東共有9座洞窟,編號為第1~9號窟。東嘎第一地點Ⅰ區第1、2號窟及第二地點第1號窟均是較大型的禮佛窟。其中,東嘎第一地點Ⅰ區1號窟平面形制為方形,單室,進深與面闊均為6.65米,通高5.64米,其外緣近於方形,窟內未開鑿佛龕塑像。東嘎第一地點Ⅰ區2號窟平面形制亦為單室,方形窟,進深與面闊均為7.3米,頂部式樣為一多重同心圓形套頂,通高5.51米,頂部外緣為方形,中套四重圓形,向上隆起呈圓形的窟頂,呈一壇城狀。窟內北、東、西三面壁上開設長條形佛龕,其中北壁佛龕設在後壁距地表高1.85米處,高1.6米,與後壁等長,龕內原有泥塑佛像8尊,今殘存頭光與背光貼塑。在窟內還發現泥塑殘佛頭像2尊,系原塑像的殘部。窟內中央還有兩座方形塔基,表明原來在窟內還建有佛塔供養,今塔身已殘。東嘎第二地點1號窟的平面形制是近方形的單室窟,進深3.7米,面闊4.2米,窟門前設狹長甬道通向窟室,甬道寬4.1米,長2.2米。窟室頂部做成覆斗形,高5.3米。在窟內中心設一圓形壇,未開鑿龕室塑像。在東嘎石窟群禮佛窟中還發現有一些形制較小的洞窟,基本特點也是方形單室窟,一般均繪有壁畫,有的在窟內兩側壁或後壁上開設有龕。其中,東嘎第一地點Ⅰ區3號窟為一近似方形的單室窟,進深4米,面闊3.2米,穹隆形頂,中間部位向上隆起略呈半球形,窟內四壁原遍繪壁畫,今僅殘存若干局部圖案。

皮央石窟群

位於東嘎第一地點西北部。皮央,漢語中亦譯為培陽皮旺其旺等,系一處由寺院建築、城堡遺址與石窟群組成的規模宏大的佛教遺蹟。皮央石窟共有四區,編入洞窟872窟。皮央石窟分布,大體上可劃分為前山區與後山區。前山區為第Ⅰ區,洞窟基本上呈由北向南直線分布,其編號順序從溝谷北端開始向南,共編為第1~433號窟。後山區編為第Ⅱ區和第Ⅲ區,其中第Ⅱ區洞窟的走向由北向南轉為由東向西,略呈“U”形分布,共編入洞窟145窟;第Ⅲ區從谷底部折向西側,直至皮央遺址的最西端,共編入洞窟247窟。在皮央遺址的山頂,還分布著一些洞窟,編為第Ⅳ區,包括第1~37號窟。此外,還有若干位置分散的洞窟未全部編入。皮央第Ⅰ區第90號窟平面近似方形,窟門後接甬道,甬道寬1.4米,長1.6米,窟室進深4.85米,面闊5.15米,頂部式樣為穹隆頂式,高3.8米,窟內兩側壁的前壁上各設一立像龕,龕內繪製千佛像等。在窟內後壁上原塑有佛像3尊。第79號窟也是在側壁上設有龕室的洞窟,洞窟平面為方形單室,前設甬道,窟室進深4.2米,面闊3.52米,甬道鑿成斜坡式樣,甬道頂比窟頂低平,在門楣處形成轉折的線條相連線,門楣下方繪製壁畫。窟內左、右、後三壁上均開有龕,其中後壁龕內殘存供置佛像的圓形穿孔,說明該處曾供置佛像。在該區較晚期的洞窟中,還出現了一種窟頂呈兩面坡式樣的洞窟,如第351號窟,平面形制為方形單室,進深2.35米,面闊3.4米,窟高2.5米,頂部做成兩面坡式,上繪各種圖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