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過程
2005年12月22日發現了該墓葬,整個墓葬為土坑豎穴磚室結構,方向165度,墓坑長21.5、寬14.4米。此前在安徽馬鞍山發現的東吳墓葬宋山墓,有專家認為是東吳景帝孫休的墓,也不過長17.68米,寬6.6米,由此可見江寧這座墓葬形制之大,應為建國以來發掘的最大的東吳時期墓葬。2016年11月,蘇州虎丘路西側一建設工地發現了一座三國時期東吳大墓,南北長近15米,東西寬約為10米,從墓底到墓頂4米,專家推測該墓為東吳晚期皇室成員墓。這一發現大大豐富了蘇州文化遺產譜系。墓主推測
據在發掘現場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葉潤清教授介紹,該墓墓葬規模明顯超過朱然墓,但墓主身份暫時還不能確認,尚待進一步發掘考證,可以確認的是,這是一座距今1700多年的東吳大墓,整個發掘可望於2016年6月份結束。
不過,有專家推測,既然墓葬規模超朱然墓,可見當塗東吳大墓墓主身份不一般。當塗縣文聯主席施長斌認為,在東吳大墓所在的洞陽村,民間流傳有“上有天子墳,下有娘娘廟,中有百步塘”之說,“天子墳”指的就是這座東吳大墓。明嘉靖版《太平府志》載:“吳景帝(孫權第六子孫休)陵,縣東,地名洞陽。”民國版《太平府志》載:“三國吳帝陵,《舊志》載在洞陽,地無考。”
學術價值
東吳大墓出土文物中以青瓷器占大宗,是南京地區六朝墓葬中出土瓷器數量最多、器類最全的一座。絕大多數瓷器製作精美,多施青釉或青黃釉。儘管此墓早年曾遭嚴重盜掘,後室頂部坍塌,墓內滿積淤土,但仍出土金、銀、銅、鐵、漆木、瓷、陶等不同質地的文物170多件以及600餘枚銅錢。根據墓葬形制結構、出土的銅錢及青瓷器的造型和裝飾特點,可以推定此墓時代為孫吳晚期,而墓葬的規模、等級則表明墓主身份為當時高等級貴族,甚至極有可能是孫吳宗室。
鑒於此墓重要的學術價值,墓葬發掘結束後,墓葬所在的原規劃中的道路已經改線,南京市文物局負責人表示,南京市已決定就地保護這座大型墓葬,墓上已搭建保護建築,並擬闢建為專題古墓博物館進行保護展示。這是六朝古都南京第一座正式科學保護的大型六朝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