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領導
學院二級黨委 | 學院行政 | 學院辦公室 |
書 記:鄒龍慶 副書記:王尊策 趙文欣 委 員:戴光 楊敬源 畢鳳琴 婁燕敏 | 院 長:王尊策 副院長:李 偉 副院長:姜民政 | 主 任:婁燕敏 教學秘書:徐淑珍 譚秀娟 科研秘書:梁瑞成 李靜 黨務秘書:任秀玲 |
學生工作辦公室 | 機電工程系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 |
負 責 人:趙文欣 學生輔導員:赫廣田 尹義方 王 晶 李春燕 孫麗麗 | 主 任:王金東 副主任:賈光政 | 主 任:戴光 副主任:張穎 |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工業設計系 | 工程力學系 |
主 任:畢鳳琴 副主任:張旭昀 | 主 任:楊敬源 副主任:張瑞傑 | 主 任:羅敏 副主任:叢蕊 |
工程訓練中心 | 石油工程節能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
主任:宋玉傑 | 主任:梁宏寶 |
師資力量
師資概況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科研能力強的教職工隊伍。現有教職工173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45人。教師隊伍中有博士生導師8人、“龍江學者”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6人、國家和省部級優秀教師3人、全國高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
知名學者
博士生導師 | (按姓名漢語拼音首字母排序) | |||
常玉連 | 戴光 | 韓國有 | 蔣明虎 | |
劉合 | 劉巨保 | 王尊策 | - | |
教 授 | (按姓名漢語拼音首字母排序) | |||
畢鳳琴 | 崔旭明 | 常玉連 | 戴光 | |
杜秀華 | 杜永軍 | 鄂毅男 | 方華 | |
郭鳳 | 關麗傑 | 高勝 | 韓國有 | |
賈光政 | 蔣明虎 | 姜民政 | 李寶彥 | |
劉長海 | 李楓 | 劉巨保 | 李敏 | |
羅敏 | 李淑華 | 李偉 | 林玉娟 | |
孟慶武 | 王春華 | 王金東 | 王尊策 | |
許馮平 | 楊敬源 | 周國強 | 鄒龍慶 | |
趙立新 | 趙偉民 | - | - | |
師資隊伍
職務/職稱 | 教師姓名 | |||
博士生導師 | 常玉連 | 戴光 | 韓國有 | 蔣明虎 |
劉合 | 劉巨保 | 王尊策 | - | |
教授 | 畢鳳琴 | 崔旭明 | 常玉連 | 戴光 |
杜秀華 | 杜永軍 | 鄂毅男 | 方華 | |
郭鳳 | 關麗傑 | 高勝 | 韓國有 | |
賈光政 | 蔣明虎 | 姜民政 | 李寶彥 | |
劉長海 | 李楓 | 劉巨保 | 李敏 | |
羅敏 | 李淑華 | 李偉 | 林玉娟 | |
孟慶武 | 王春華 | 王金東 | 王尊策 | |
許馮平 | 楊敬源 | 周國強 | 鄒龍慶 | |
趙立新 | 趙偉民 | - | - | |
副教授 | 別鋒鋒 | 叢蕊 | 曹喜承 | 崔曉華 |
馮子明 | 郭光偉 | 韓道權 | 何富君 | |
賈敏華 | 李寶偉 | 劉彩玉 | 龍飛飛 | |
李國燚 | 冷建成 | 劉金梅 | 李其 | |
婁燕敏 | 彭惠芬 | 任福深 | 任永良 | |
宋玉傑 | 萬家瑰 | 王力霞 | 王素玲 | |
夏法鋒 | 邢海燕 | 楊胡坤 | 楊松山 | |
葉衛東 | 閆月娟 | 周瑞芬 | 張瑞傑 | |
趙文欣 | 趙曉京 | 張旭昀 | 張穎 | |
張永功 | - | - | - | |
副研究員 | 任秀玲 | 徐淑珍 | - | - |
講師 | 陳桂娟 | 陳淑艷 | 丁宇琦 | 付海龍 |
耿岱 | 赫廣田 | 闞鳳岩 | 李春燕 | |
呂鳳霞 | 李靜 | 雷娜 | 李森 | |
劉文慶 | 呂亞平 | 李治淼 | 孟碧霞 | |
馬春陽 | 馬志鵬 | 邱安娥 | 阮晶琦 | |
石磊 | 孫麗麗 | 田密 | 唐友福 | |
溫厚珍 | 王晶 | 王維剛 | 王妍 | |
王玥 | 王勇2 | 王勇1 | 吳澤民 | |
徐艷 | 楊蕊 | 尹義方 | 楊志軍 | |
趙海峰 | 趙海洋 | 祖海英 | 祝娟 | |
張佳賀 | 趙俊茹 | 張強 | 張勇 | |
助教 | 岳欠杯 | 閆天紅 | 張曉光 | - |
備註:同一職稱教師按照姓名首字母順序排列;表格信息整理自東北石油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 |
基礎設施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下設機電工程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工業設計系、工程力學系及工程訓練中心、石油工程節能技術中心。開辦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省重點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國家特色專業、國家卓越計畫專業、省重點專業)、金屬材料工程(省重點專業)、工業設計、工程力學、車輛工程、安全工程7個本科專業。現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後流動站、機械工程博士一級學科、安全與環境工程、油氣田機械工程博士授權點,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力學及安全工程4個碩士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二級學科,以及動力工程、工業設計工程2個工程碩士領域。現有在校本科學生1683人,研究生380人。
專業設定
工程力學專業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雄厚的數理和力學基礎,精通外語及計算機的寬口徑、高素質複合型人才。注重對學生力學建模、分析、計算與實驗的全面訓練及與力學相關的工程系統軟體的套用、研究與開發能力的培養。學生不但能在各種工程中從事與力學有關的科研、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和教學工作,而且也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從事計算機套用、軟體開發、網路技術、信息處理和管理等方面的科技工作。
工業設計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培養具備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輕工、環保、醫藥、食品、機械及勞動安全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 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以及工程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工業、石油、輕工等部門從事機械設計、機械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行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冶金、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金屬材料及複合材料製備、金屬材料成型、腐蝕與防護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車輛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汽車技術開發、生產製造、檢測維護、經營管理及科學研究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力學、材料、設計等方面比較系統的基礎知識;掌握車輛原理、結構、設計、分析、測試方面的專業知識;具備較寬的專業知識面和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較高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套用水平和外語套用能力;能夠運用先進方法、分析軟體、專用工具進行車輛產品的分析、設計、測試和維護;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安全工程
以石油、石化生產安全為特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主要學習物理、化學、工程力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機械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安全檢測與監測、安全評價技術、事故調查與應急救援、石油化工安全技術、石油安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安全領域的最新法律、法規及標準;應受到安全基本原理、安全工程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防火防爆技術、安全檢測與監測技術,創新和研究開發新型安全技術的基本能力;具備從事石油、石化等領域的安全工程設計、研究、檢測、評價、監察和管理等工作能力。
科學研究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寬廣的研究領域和良好的科研基礎,現設4個研究所和1個工程技術服務中心,即石油機械工程研究所、化工機械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金屬材料研究所;擁有2個國家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實驗室和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即石油井架實驗室、聲發射檢測與結構完整性評價實驗室、化工機械實驗室;擁有3個省級重點學科,即機械設計理論、化工過程機械和流體機械及工程。經過幾代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穩定的科研方向,在聲發射檢測與評價、石油井架測試與安全評價、流體機械工程理論及技術、機采系統工程理論及節能技術、機械系統仿真及控制、鑽采機械設計及理論、最佳化設計理論及套用、計算力學及套用、機械設備減振降噪與故障診斷、腐蝕與防護技術等領域具有很強的科研能力,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別是在機采系統節能技術、油田設備檢測技術、旋流分離理論及技術、油田生產系統仿真最佳化、油氣井管柱力學方面研究具有明顯優勢。近3年來承擔國家、省自然基金項目及省部級以上項目45項、地市級和企業科研課題106項,科研經費3000餘萬元,發表論文524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22部,獲得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8項。
學院發展
四五十年來,學院為發展我國的石油、石化裝備技術做出了巨大貢獻。面向新世紀,我們將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努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將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成為培養石油機械工程技術人才和開展石油、石化裝備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