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由來
據東仁武氏家譜首序記載,述1936年平順縣紅槍會農民暴動期間,由本村李姓人鋤地時發現唐朝仁姓墓誌,上註:唐貞觀十一年(637年)銅靼艮方四里為任村,因代遠年滅,以仁易任而得名,故稱東仁。
神子山
東仁村北有一山,海拔1050米,遠古名紫金山或神子山,唐武德年間,遷銅靼城於水堡,即今故縣鎮一帶故又叫銅靼山。公元603年王通在銅靼山設帳授徒,把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張傳給弟子,慕名而來求學論政的有千人之多。其中學有成就者有賈瓊、魏微、房玄齡、李靖、李、杜如晦、陳敘達、溫大雅、薛等人。大多成為唐朝名臣,為此亦稱官窩山。現存有王通當年著書講學的文中子石室,旁有唐代修建的文中子祠遺址。王通去世後,當時的文人墨客、盟友、弟子為紀念王通老先生,又稱紫金山為文中子山。
凌雲亭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和東仁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為革命捐軀獻身,建功立業的革命先輩、仁人志士,村黨支部、村委會採納在外鄉親老紅軍武天德等同志的建議,以原長治市人大主任武鎮華為顧問,動員全村村民和在外鄉親,內外結合,共同努力,積資捐款,為使英烈與名山共存,與名人共榮,一致決定在紫金山修建英烈紀念碑(亭)。二00五年四月五日奠基,由湖北省殷祖園林古建公司設計承建,八月五日主體完工後,沁縣籍老教育家鄭雲萍先生命名為凌雲亭。八月十一晶六起原省書協副主席趙承楷先生為革命烈士紀念碑題的花崗石碑。八月二十日掛起原東方書畫院院長張玉文先生為凌雲亭題寫的匾額。凌亭占地34.65平方米,亭高8.92米,鋼筋砼八角八柱斗拱挑檐結構。現澆砼台階八十六階,護欄近百米,鐫刻有書協主席原市政協副主席任鋒夫先生題寫的“浩氣貫山河,壯志凌雲天”十個朱色大字。凌雲亭飾有霓虹燈,四周植有雲杉、銀杏、側柏、丁香、月季等十餘種樹木花卉,並築供澆灌樹木花卉的2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目前凌雲亭氣勢壯觀,景色優美,既有當承遺風,愛國教育之意,又是旅遊觀光、陶冶情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