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位於上海市醫學院路138號的東一號樓始建於1936年9月,是上海徐匯區著名歷史建築。這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東苑內的一棟古香古色的樓宇,與東側的中山醫院三號樓酷似姊妹樓。它們面北朝南,半個世紀的風雨絲毫沒有改變其莊嚴大氣。在這裡,中式明黃色琉璃頂、紅磚牆、壓脊獸和西式庭院、噴水池相得益彰。校園綠地的北側草坪上,可以看到上醫的院訓:嚴謹求實、團結創新。正中矗立的正是上醫創始人顏福慶先生的石像。先生立在那裡和這兩棟樓一樣古樸安詳。
上個世紀初,中國的醫學院校和醫院大多由外國教會把持,顏福慶先生決心要創辦一所由中國人自己辦的、規模比較大的、設備比較齊全的醫學院,也建立中國人自己的綜合醫院。他在1931年聯合各界,號召捐款,孔祥熙、史量才等知名人士帶頭,各界爭先樂助,籌得一百多萬元。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則資助了楓林橋的100畝土地。
1937年4月,“國立上海醫學院”院舍落成暨中山醫院開幕典禮。典禮盛況空前,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等政府要員、社會各界及醫學界人士約千人參加了這次典禮。孔祥熙為典禮致了詞,孔夫人宋藹齡為中山醫院揭幕剪彩。《申報》也在第二天對此作了報導。作為中國人自籌資金建設的第一所西醫院校和綜合醫院,作為半個多世紀以來救死扶傷的場所,這兩座樓的故事太多,太多。
建築特點
這是一幢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多層建築。由隆昌建築公司設計,這幢大樓的建築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建築造型採用中國傳統官式建築形式。這座建築體量龐大,呈“凹”字形。左右對稱布局,立面橫向採用三段處理。底層為混凝土基座,中間二至五層為紅色清水磚牆,砌有漢白玉欄桿的頂層平台之上為中國傳統官式建築形式。中間為十一開間的歇山頂主體,兩側翼頂端各有一四角攢尖方亭,與主體之間以廊道連線。大樓採用紅柱,黃色琉璃瓦,檐下架上施傳統繪畫圖案,屋脊之上吻獸、脊獸一應俱全。從而充分顯示出中國清代官式建築特色。
二、建築的局部與庭院布局體現了西方建築和園林特色,如特別令人驚訝的是,面向南面的屋頂之上每開間之間的老虎窗,這是西式建築的語彙,它是受到當時上海地方仿西方建築形式的影響。建築基座部位入口處的幾何圖案雖與中國傳統裝飾圖案類似,但還是呈現出現代派的裝飾藝術風格。而樓前巴洛克式的庭院綠化和噴水池則完全帶有西方園林風格印證。
建造歷史
關於這座中西合璧的大樓建造的緣由,須提到當年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那是1927年,當時在上海醫學界中,有幾位具有強烈民族自尊感的著名人士,如:顏福慶、樂文照、高鏡朗、任廷桂等,決心創辦一所完全由中國人自辦自教的,為民眾服務的醫學院。籌建初期,經費異常困難。顏福慶設法向社會籌集資金。
1934年,因法租界百般刁難,僅在楓林橋購地100畝。經艱苦努力終於在1936年9月上海醫學院新校舍和中山醫院落成。基礎醫學各科都遷入新教學樓上課。當時為了覓址造校耗資100萬元,可是舊政府只撥了16萬元,存有巨大缺口,幸得上海的愛國民族資本家劉鴻生、項松茂、葉子蘅及報業巨子《申報》總經理史量才資助,此外,還爭取到美國洛氏基金會及猶太商人的資金。這樣,依靠以振興民族教育為己任的顏福慶等人的艱辛努力,終於在1937年4月,舉行了國立上海醫學院校舍落成暨中山醫院開幕典禮,這是解放前上海地區愛國教育人士興辦“中國人自辦自教、為中國人服務”醫療機構的一件創舉。
解放後,國立上海醫學院改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顏福慶任副院長,以後改為上海醫科大學,現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顏福慶先生在十年動亂中因遭受迫害含冤而死,為紀念他對振興民族醫療教育事業的赤仁之心與巨大貢獻,在院內綠茵草地中央塑立了顏福慶雕像。校園內東向馬路命名為福慶路。
為何在充塞西方建築的上海灘,在肇嘉浜之南的華界地段出現一棟閃耀中國傳統建築色彩的醫學院大樓?應告訴大家的是,上海開埠後,上海灘就掀起一股洶湧的西方建築潮流,各式洋樓接二連三的冒出。但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建築師們並沒有被此嚇倒。他們中間有一部分人抱有一種雖是狹隘、但十分寶貴的愛國的民族情緒,盡力探索民族發展道路,他們採用一種傳統的或改良後的建築理念、風格,與西方建築的思潮與社會偏見作一抗衡。這集中體現在20世紀30年代初,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制訂並實施的《大上海中心計畫》。這是上海歷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大規模的、綜合性的城市發展規劃,在上海城市建設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當時在滬的外國勢力對此感到十分驚慌,從1931-1936年,在上海華界的東方地區,即今天的五角場――吳淞地區,建造了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今上海體育學院辦公大樓)、舊上海市圖書館大樓(今同濟中學教學樓)和舊上海市博物館大樓(今長海醫院影像樓)。這些樓宇在西式建築的頂部都蓋有一個中國式的大屋頂,內部加上宮殿式的藻井彩繪和木刻等中國建築“記號”,總體上,這種建築上的中西“雜交”特色,也反映了中國建築設計師在保持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中的新思路和新創造。此段歷史是不能忘卻的。東一號樓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現狀
如今,東一號樓作為上海醫科大學的校史館依然綻放著昔日的光彩,並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名單之內。
樓內還有上海醫學院的研究生處等行政科室和基礎醫學相關學科的教研室,繼續發揮著教學和科研等多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