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能環

杜能環

1826年,德國人杜能提出了農業區位的理論模式。他假設有一個與外界無任何聯繫的孤立國,在這個孤立國內: (1)只有一個中心城市,城市周圍是廣闊的、自然條件均一的可耕平原; (2)均勻分布著具有相同技術素養的農民,他們追求最大利潤,並有能力按市場要求調整其農業經營類型;

理論背景

1826年,德國人杜能提出了農業區位的理論模式。他假設有一個與外界無任何聯繫的孤立國,在這個孤立國內:

杜能環 杜能環

(1)只有一個中心城市,城市周圍是廣闊的、自然條件均一的可耕平原;

(2)均勻分布著具有相同技術素養的農民,他們追求最大利潤,並有能力按市場要求調整其農業經營類型;

(3)城市是農產品惟一的市場,馬車是惟一的運輸工具,農民承擔農產品的運費,運費與運輸的質量和距離成正比。

(4)市場的農產品價格,農業勞動者工資,資本的利息皆假定不變。

在上述假設下,影響農業區位的唯一因素是運輸費用。

農民所得利潤可以用關係式表達為 :

P=V-(E+T)

P為利潤;V為農產品市場價格;E為生產成本;T為運費。

根據孤立國的假設,按照當時的農業生產條件,杜能認為,在孤立國內,將形成以中心城市為中心,呈同心圓狀,由內向外分布的6個農業圈。兩種作物的實際界限並不取決於其中任何一種作物的最大種植極限,而是取決於同一地點種植不同種作物的比較利益。

第一圈:自由農業帶,距市場最近,主要生產易腐難運的農產品,如鮮奶、蔬菜等。

第二圈:林業帶,為城市提供木材和燃料。

第三圈:作物輪作帶,該帶內作物6年輪迴一次。6年中有2年種稞麥,分別用1年種土豆、大麥、苜蓿和野豌豆。這樣,中間就不需要有休閒地。

第四圈:穀草輪作帶,穀物、牧草和休閒地輪作,7年輪迴一次。

第五圈:三圃輪作帶,每年分別有1/3的土地種燕麥、稞麥和休閒,3年輪迴一次。

第六圈:畜牧帶,生產牧草,放養牲畜,實行租放經營。在該帶以外就是未耕的荒野。

1969年,地理學家對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進行的研究發現,儘管當地的種族和環境與歐洲不同,但是亞的斯亞貝巴的周圍情況與杜能環有明顯的一致性。特別是該城外部的一圈油加利樹林帶,其位置與作用與杜能環中的林業帶相似。

但是,進入工業社會以後,很多情況都發生了變化,例如,為城市提供木材和燃料的林業帶已不復存在。後來,有人根據實際情況,對杜能環進行了如下的修改。

第一圈:市場園藝業與欄飼業地帶。

第二圈:乳畜業地帶。

第三圈:混合農業地帶。

第四圈:商品穀物業地帶。

第五圈:大牧場業地帶。

第六圈:非農業地帶。

這種修改後的模型,不僅可用於以城市為中心的周圍地區,而且可以運用於較大規模的地區。例如,從美國的農業帶分布圖上,可以看出,以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為中心,自東北向西南依次分布著市場園藝業帶、乳畜業帶、混合農業帶、商品穀物業帶以及大牧場帶。又如,有人在研究西歐土地利用時發現,西歐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從以英國南部、比利時、荷蘭、丹麥為中心的地區向外圍逐漸下降。在我國,杜能模型也有所表現。我國各大城市四周的農業布局大致是:近郊區為蔬菜、鮮奶和禽蛋業;遠郊區為糧食和養豬業;更遠的郊區為糧食和果木業。

逆杜能環

美國地理學家辛克萊後來發現在不斷擴張的大都市邊緣,土地集約程度的空間分布與杜能環模式相反。辛克萊認為都市化不斷提高,都市規模不斷擴張的情況下,大都市的都市用地與都市邊緣地帶的農業用地形成競爭。由於作為都市地帶的土地用地,如建工廠或購物中心等,通常比作為農業利用更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因此,都市邊緣地帶的農民,在期待土地轉為都市用地和隨時準備拋售土地的心理下,大多不願在土地上投入大量的資金或勞動力,甚至有可能放棄耕作,或者只進行臨時耕作,而使農業經營趨於粗放。這種現象越接近都市越明顯,直到都市擴大或發展潛力或終止的地帶,這裡的農業用地近期已不可能轉化為都市用地,農民反而投入更多的資本和勞動力,是的生產集約化,由此向外可能恢復杜能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