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
王連字文儀,南陽人也。劉璋時入蜀,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進軍來南,連閉城不降,先主義之,不強逼也。及成都既平,以連為什邡令,轉在廣都,所居有績。遷司鹽校尉,較鹽鐵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國用,於是簡取良才以為官屬,若呂乂、杜祺、劉乾等,終皆至大官,自連所拔也。
《三國志·卷三十九·蜀書九·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
呂乂字季陽,南陽人也。父常,送故將(軍)劉焉入蜀,值王路隔塞,遂不得還。乂少孤,好讀書鼓琴。初,先主定益州,置鹽府校尉,較鹽鐵之利,後校尉王連請乂及南陽杜祺、南鄉劉乾等並為典曹都尉。
杜祺歷郡守監軍大將軍司馬,劉乾官至巴西太守,皆與乂親善,亦有當時之稱,而儉素守法,不及於乂。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亮公文上尚書曰:“平為大臣,受恩過量,不思忠報,橫造無端,危恥不辦,迷罔上下,論獄棄科,導人為奸,情狹志狂,若無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聞軍臨至,西鄉託疾還沮、漳,軍臨至沮,復還江陽,平參軍狐忠勤諫乃止。今篡賊未滅,社稷多難,國事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業。輒與行中軍師車騎將軍都鄉侯臣劉琰,使持節前軍師征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臣魏延、前將軍都亭侯臣袁綝、左將軍領荊州刺史高陽鄉侯臣吳壹、督前部右將軍玄鄉侯臣高翔、督後部後將軍安樂亭侯臣吳班、領長史綏軍將軍臣楊儀、督左部行中監軍揚武將軍臣鄧芝、行前監軍征南將軍臣劉巴、行中護軍偏將軍臣費禕、行前護軍偏將軍漢成亭侯臣許允、行左護軍篤信中郎將臣丁鹹、行右護軍偏將軍臣劉敏、行護軍征南將軍當陽亭侯臣姜維、行中典軍討虜將軍臣上官雝、行中參軍昭武中郎將臣胡濟、行參軍建義將軍臣閻晏、行參軍偏將軍臣爨習、行參軍裨將軍臣杜義、行參軍武略中郎將臣杜祺、行參軍綏戎都尉盛勃、領從事中郎武略中郎將臣樊岐等議,輒解平任,免官祿、節傳、印綬、符策,削其爵土。”乃廢平為民,徙梓潼郡。
人物評價
杜祺是被蜀漢大臣王連選取的良才,與他一同被選取的呂乂官至尚書令,是蜀漢中後期的頂樑柱之一,而推人及己,杜祺其人歷職內外,治身儉約,謙靖少言,為政廉能,也可謂是蜀漢大才;而從他的仕途看,他歷位文武職,又被同樣才兼文武的大將軍蔣琬提拔為左膀右臂,他的才能品行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