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他先後主持和參與了一系列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武器裝備研製項目。這些科研成果先後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部級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他本人也先後在兩次大閱兵中分別榮立原國防科工委二等功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一等功,成為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原國防科工委首批“511人才工程”科技帶頭人。
人物特寫
杜志岐剛來研究所不久,引進了技術水平世界一流的重型車輛道路模擬與負荷模擬試驗室。在項目進入安裝、調試和運行階段時,由於原來的技術人員工作變動,杜志岐被安排直接負責試驗室半數試驗台和控制台的安裝調試。對於沒參加過國外培訓、半途介入的他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他二話沒說,一頭扎進了試驗室,憑著良好的外語功底,他虛心向外方專家求教,夜以繼日潛心鑽研技術說明與操作手冊,很快不僅全面掌握了試驗技術,而且還對試驗台控制軟體進行了改進,使試驗室很快投入運行。該試驗室至今在國家很多重點型號項目研製和基礎研究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杜志岐的鑽勁和韌勁,還體現在對技術的高標準要求和大膽創新上。他常對科研人員說型號總體設計人員一定要“罩得住、兜得起”。“罩得住”就是具備能夠做出武器系統每個分系統及部件方案設計的能力,讓系統集成始終立足於先進、可行的基礎上;“兜得起”就是能夠處理和解決分系統和部件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在武器系統的技術協調、統籌方面要做到“橫向到邊”,在關鍵技術攻關上要做到“縱向到底”。同樣在60周年大閱兵中亮相的某輪式突擊炮,是國內第一次將高膛壓火炮集成於輪式裝甲車輛,技術難度大、新技術套用範圍廣、設計標準高。作為副總設計師兼總體組長的他,潛心學習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廣泛涉獵火炮、光電火控、精確制導、彈藥等不同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虛心向使用部門和兄弟單位的專家學習。在深刻理解部件設計宗旨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革新性提出了總體最佳化匹配設計思路,有效解決了國外引進的制導裝置與自主研發的穩像火控在炮塔上集成這一技術疑難,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各彈種的行進間射擊,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和火力機動性能,使該項目整體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杜志岐一邊潛心反思歐美國家空降戰車設計原則,一邊實事求是地結合國內的部件製造能力,進行合理的部件選型,將最佳化總體布置結構和設計參數體系、全面套用輕量化材料作為主攻方向。作為我軍第一代空降車,在他的帶領下該項目僅用三年時間就完成,創造了我軍基型戰車的最短研製時間紀錄。在兩次中俄聯合軍演中,我方空降車與俄方БМД-2並肩出場,表現毫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