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蘇飲[仁齋直指方論]

杏蘇飲[仁齋直指方論]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杏蘇飲,中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方論》卷八。主治上氣喘嗽,浮腫。

組成

紫蘇葉二兩,五味子、大腹皮、烏梅肉、杏仁(去皮尖)各一兩半,陳皮、北梗、麻黃(去節)、桑白皮(炒)、阿膠(炒)各三分,紫菀、甘草(炒)各一兩。

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三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主治

上氣喘嗽,浮腫。

附方

名稱:杏蘇飲

組成:杏仁、蘇子、陳皮、赤茯苓、桑白皮、大腹皮、半夏、甘草(炙)各一錢

用法:加生薑,水煎服

主治:嬰兒痰氣,咳嗽不止

出處:《幼科證治大全》

名稱:杏蘇飲

組成:杏仁(炒,去皮尖)、紫蘇、前胡、桔梗、枳殼(麩炒)、桑皮(炒)、黃芩、甘草(生)、麥冬(去心)、浙貝母(去心)、橘紅

用法:生薑為引,水煎服

主治:小兒傷風,發熱憎寒,頭疼有汗,嚏涕鼻塞聲重,不時咳嗽,脈浮緩者

出處:《金鑒》卷五十三

名稱:杏蘇飲

組成:蘇葉、枳殼(麩炒)、桔梗、葛根、前胡、陳皮、甘草(生)、半夏(姜炒)、杏仁(炒,去皮尖)、茯苓

用法:生薑為引,水煎服

主治:風寒客肺作喘

出處:《金鑒》卷五十八

重要文獻摘要

《東醫寶鑑》:“杏蘇飲,治上氣喘嗽,浮腫。紫蘇葉二錢,紫菀、甘草各一錢,陳皮、桔梗、麻黃、桑白皮、阿膠珠各七分半,五味子、大腹皮、烏梅肉、杏仁各五分。上銼,作一貼,人姜五片,水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