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李鴻章傳:晚清第一權臣的功與過》一個乘承儒家文化傳統的文人,一個深諳中國封建官場之道的官僚,一個外國人眼中的“東方俾斯麥”,一個國人心中頗具爭議的歷史人物。重讀晚清第一權臣李鴻章,看他如何在軍事、政治、外交、經濟上縱橫捭闔,首部全新解譯+個性點評之經典典藏本。最權威的歷史學家、國學大師梁啓超所著的最權威讀本,“20世紀四大傳記”之一。無論是作者,還是讀本,都具有無可懷疑的權威性。第一本全新解讀加個性點評本。市場上同類書要么複製梁氏原著,要么重新立傳,鮮有創造性行為。本書解譯全新,而且對原著進行梳理總結提升,提綱挈領,一目了然,主次分明,加之每節後有個性點評,更使全書讀來有味有趣有得。版式新穎別致,文字美觀大方,文圖並茂,給人閱讀美感;封面設計古樸厚重,意蘊豐富,既有歷史感又不失時代感;印刷精美,絕對是可束之於書架的正版精品。
作者簡介
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別號飲冰室主人、衷時客、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史學家等。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著有《飲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鴻章傳》《清代學術概要》《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李安安,70年代生人,做過報紙、雜誌,後沉靜於圖書,出版過國學、心靈勵志等圖書近20本。喜愛文史哲,近年來醉心於晚清與民國歷史的閱讀勾沉,此書即為對梁啓超《李鴻章傳》研讀的一個結晶。
媒體推薦
“在過去的40年中,沒有人比李鴻章對中外關係的影響更為巨大;這些年中,雖然新人輩出、新鮮事物輩出,但當天空晴朗了之後,會發現李鴻章還在原位屹然不動,他與慈禧太后兩人,是僅有的憑藉個人影響力就能左右各國對華政策的人。”
——英國《曼徹斯特衛報》
“李鴻章對於中國的意義,就如同格拉斯頓之於英國、俾斯麥之於德國、迪亞斯之於墨西哥、麥金利之於美國。從孔夫子的年代直到如今,這是一場漫長的哭泣,而在世紀之交的當下,人們依然充滿疑惑:中國及其4億人民,果然誕生了如此一個偉大的人物了嗎?……對李鴻章公務生涯的回顧,將得出一個令人悲傷的結論:他無數次地將中國人從無知而導致的麻煩中拯救出來,卻每次都被指責受賄及不忠。”
——美國《華盛頓郵報》,
“尋常人如果遭此失意,不憂憤而死才怪。但73歲高齡的李鴻章,面對國內朝廷的詬病,在外仍努力支撐殘局,挺身而出負責議和談判事宜,不幸又被刺傷,卻還能從容應對,不辱使命。後來,他又到俄國祝賀俄國皇上加冕,訪問歐美各國,就像沒發生什麼不快似的,毫不介懷。他能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也在於此。”
——日本一家報紙
圖書目錄
上 譯文部分
序例
第一章 多面李鴻章——說在前面的話
第二章 時代的巨子——放在時代中看李鴻章
第三章 亂世喚英雄——發達前的國內外形勢
第四章 一飛沖霄漢——軍事家李鴻章
第五章 洋務興邦國——洋務運動時的李鴻章
第六章 東亞逢對手——甲午戰爭時的李鴻章
第七章 東方俾斯麥——外交家李鴻章
第八章 閒來自有忙——賦閒時的李鴻章
第九章 滄桑垂暮年——晚年的李鴻章
第十章 功罪任評說——留在後面的話
下 原文部分
序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李鴻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鴻章未達以前及其時中國之形勢
第四章 兵家之李鴻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鴻章(下)
第六章 洋務時代之李鴻章
第七章 中日戰爭時代之李鴻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鴻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鴻章(下)
第十章 投閒時代之李鴻章
第十一章 李鴻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結論
文摘
第一章 多面李鴻章——說在前面的話
自古英雄多毀譽
天下啥人既不招譽,也不招毀,活得最安全?答案是:平庸人。一個人如果招人厭惡,他可能是非凡奸雄呢!當然,天下多是庸人,說這話的也往往是平常庸人。可見,以平常人的眼光評價非常人,怎么可信呢?
享譽天下的,未必真君子;招人誹謗的,未必不偉人。所謂蓋棺論定,其實就是死後也有難下定論的。人們往往自以為是,所以,有人被罵,有人被贊,其程式甚至達到極點。
那么,後世學者史家如何從中甄別評定呢?比如有的人,他今天得到的詆毀,與當初受到的讚揚相當,他今天受到的讚揚,與當初的詆毀相當。那么,他們究竟是種什麼人呢?
我的回答是:他們是非同尋常之人。暫不論其是非常奸雄還是非常豪傑,單看他所處的時代、位置以及其作為,就不是平庸人的見識能一語道出雌黃的。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就可看我的這本《李鴻章傳》
我佩服李鴻章的才幹,惋惜其見識不足,但又同情他的遭遇。李鴻章曾遊歷歐洲,曾問德國宰相俾斯麥:“臣子想為國效力,但滿朝與自己不合,百般阻撓自己,這種情況下,該怎么辦呢?”對方回答:“首先要得到皇上的支持,他支持才給你特別的權力,才能執行,這樣有什麼事不能做呢?”李又問:“如果他的君主無論什麼人的話都聽呢?他身邊的近臣和侍衛,常狐假虎威把持朝政大局,又怎么辦呢?”對方深思半晌回答:“只要臣子忠心事君,操勞國事,君主也會理解的,否則無異於婦人了。”
李鴻章無語。由此可見其心中的鬱悶塊磊,不是旁觀者所能理解的。所以,我對他是既有批評又有同情。
[讀後感悟]
1.自古英雄集毀譽於一身。他們有著鮮明的個性和行為特徵,非常人所有,也非常人所能理解。享譽天下,未必真君子;招毀天下,未必不偉人。蓋棺未可論定。
2.梁啓超開篇即以史學之眼光,以如椽之筆,點出他為李鴻章作傳的視角和觀點:評價李鴻章這樣的歷史人物,放在他所處的時代,著眼於他的位置和所作所為,而不是非此即彼、想當然地信口雌黃。
3.作者開宗明義,點明自己對李鴻章的評價:既敬服又同情,服其才,憐其遇。因為理解,所以慈悲。就此意義說,梁啓超可為李鴻章一知音。
4.在看這本《李鴻章傳》時,在認同梁氏寫作視角的基礎上,注意獨立思考,並聯繫歷史和時代,才能真正有所獲。
他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李鴻章聞名世界,外國人都知道李鴻章,卻不知有大清國。可見李鴻章的名氣之大。雖然這不能說明全部,但李鴻章確實是中國近四十年來的第一流人物。讀中國近代史,不能不讀李鴻章;讀李鴻章,必須參見中國近代史。所以我這本書,也可為《光以來大事記》了。
大凡一國之氣象,與它的歷史有因應關係。要評價李鴻章,就需要結合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大勢、中國各民族勢力的此消彼長的發展方向,以及當代中外關係來考慮,如此才能了解李鴻章所處的歷史地位。孟子說:“知人論事”,世事紛繁,自難評論,而人又豈是容易了解的?
時下的一些時評家,常以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叛亂作為李鴻章的功績,而以他與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為其罪過。我以為這種評價有失公允。俾斯麥曾對李鴻章說,他並不欣賞一國中的內亂相爭,而把抵禦外侮當成功績。李鴻章平定太平軍和捻軍,可說是兄弟相殘,同室操戈,兄長得勝罷了,實算不上偉績。這些年來因受外侮,國人積憤已久,更恨那些不平等協定,於是遷怒到李鴻章身上。李鴻章固然有一定責任,但如果不是他,是別人,就能比他表現得更好嗎?所以說,批評李鴻章者,不過是旁觀者想當然的臆測,呈一時口舌之快而已,而我卻不以為然。
現在,李鴻章去世了。外媒評價他為“中國第一人”,有人甚至斷言李鴻章的死,勢必帶來中國政局大變動。李鴻章是不是“中國第一人”我不敢說,但我敢說,目前清朝五十歲以上、三品以上的官員,無人可與之相匹;李鴻章的死,關涉到中國政局我不敢說,但我敢說中國失去一個李鴻章,如虎失其倀,是一個巨大損失,而且由此可能導致情勢危急、前途堪憂、麻煩事更多。我不希望真如外國人所評價的那樣,因為如果是真的,那么我諾大一個中國,只有一個李鴻章,全靠他來支撐嗎?如果這樣,中國的問題何時能解決呢?
西方有哲言說:“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李鴻章,當然是英雄。但他是時勢所造的英雄,是平常的英雄。遍觀天下,各時各代有其時勢,遍觀二十四史,李鴻章這樣的英雄為數眾多。而創造時勢的英雄,千載難逢。這就是中國歷史古老但因循守舊,缺少創新,落後世界的主要原因。我寫這本書時,這種感慨一直在內心涌動……
[讀後感悟]
1.國外評價李鴻章為“中國第一人”,國內則對他褒貶不一,生前身後,李鴻章從來就是一個爭議人物。唯其非凡,才有爭議;唯其爭議,才更具吸引力。
2.對某些史家對李鴻章非功即罪,或者此功彼罪的評價,梁啓超予以否定,認為不過是書生事不關己的口舌之快。在他眼裡,李鴻章也許不是“中國第一人”,也許不足以動全局,但確是中國最關鍵、關係巨大的人。
3.作為史家,在為李鴻章立傳的同時,梁啓超想的最多的是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希望能為老大而病患之中國找到一劑良藥,故著眼既在李鴻章,又在中國,體現出一個偉大史學家憂國憂民的情懷,也體現出一個政治失意者的深沉思考。傳記中的史家和政論家的筆法,使得他的《李鴻章傳》具有獨特的魅力,所謂大手筆也。
4.如梁氏所說,李鴻章也許不是一個創造時勢的英雄,但他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一個李鴻章時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每個人,只有審時度勢,潛心修煉,抓住時代的機遇,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能量,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
後記
讀後感悟
1.與同時代的同僚相比,李鴻章的才智顯然高出一籌,也因此,他顯得鶴立雞群,更顯得孤獨鬱悶。這也是所有英雄人物的共同點。
2.與外國當權人物相比,李鴻章缺少治國魄力,不敢有出格行為,這是他的不足,也是他的無奈。當然,也許是他的“愚忠”。
3.相對於那些只聽命,不作為的內閣大臣們,李鴻章顯得更為出格出風頭,李鴻章能在太后和皇上的支持下,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並勇挑重擔,從不推卸責任,也實屬難得了。李鴻章盡力了。因此,不能把政治失誤歸罪於他,他應得到起碼的同情。
4.但凡一個人,要想真正做點事,就不可能獲得各方面的讚揚和支持,只要有支持的力量,就該竭盡全力,做到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
序言
序例
一、本書仿照西方的傳記文體來記述李鴻章,並加以評論,使讀者對他有所了解。
二、中國舊式文體記述一個人的事跡,用傳,或用年譜,或用事略(敘述死者世系、生卒年月、籍貫、事跡的文章,常由死者門生或親友撰寫,留作墓志銘或為史官作傳提供依據),多記述生平事跡,不做褒貶評論,即使有也是附於文後。實際上,這種夾敘夾議的敘述方式,乃司馬遷首創,《史記·伯夷列傳》、《屈原列傳》、《貨殖列傳》等篇都是這樣。後世缺乏識見,又不敢妄學。我雖不才,卻偷偷把司馬遷的手法“拿來”一用。
三、四十年來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無不和李鴻章有關,所以為他作傳,不能不以做近代史的態度和筆法來寫。我對時局稍有些看法,故不敢隱諱,目的給後人看。只可惜時間太短,身邊又沒一本書來參考,因此書中錯誤難免。望日後有機會修補。
四、關於江南之戰,記述了不少湘軍事跡,似乎離題了,但淮軍湘軍關係複雜,不如此寫不能充分展現當時形勢,望讀者理解。
五、《中東和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都全文轉載。因李鴻章事跡的前因後果,與此類公文關係密切,因此冒著文章拖沓之嫌,全部收錄。
六、在中國。李鴻章背負的罵名很多。我與他,政治上是公敵,生活上私交也泛泛,所以不會有意為他辯護。書中不少為他開脫辯護的語言,也許與時下論調不一致,完全是本著史家之公平心來寫的,絕無其他原因。否則就有失公允。
英國首相格林威爾曾不滿地對他的畫師說:“請你畫出我的真實面目來!”我寫此書,自信不會遭到這樣的不滿。李鴻章泉下有知,也當含笑說:“這個人是我的知音啊!”
背景連結
本書寫於光緒二十七年,即1901年。1901年,李鴻章死後不久,梁啓超即寫了《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又名《李鴻章》,這是最早的李鴻章傳記。
梁啓超是戊戌變法的領袖人物,又對中國新史學有開創之功,在史學理論上多有建樹。他主張作史當以公平之心行之,要“畫我須像我”。 晚年他還說:“史家之道德,應如鑒空衡平,是什麼,照出來就是什麼,有多重,稱出來就有多重。”
對自己創作《李鴻章傳》,他說:“合肥之負謗於中國甚矣,著者與彼,於政治上為公敵,其私交亦泛泛不深,必非有心為之作冤詞也。”他要求自己公允寫傳,事實上,他也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