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父是農村國小教師,幼年跟父上學,1935年國小畢業即在家務農。1938年5月,沛縣淪陷,耳聞目睹日寇的罪行,義憤填膺。1939年初奔赴豐縣華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抗日宣傳隊。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先鋒隊編入我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後又編入八路軍蘇魯豫支隊,開始參加武裝鬥爭。先後擔任過宣傳員、文化教員、團政治處幹事、連隊副政治指導員。1940年隨軍南下,後改編為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任連政治指導員。1943年3月17日晚,四連遵照團部的指示,住淮陰縣劉老莊待命。18日拂曉發現敵情,全連立即投入戰鬥準備,以劉老莊前的一條交通溝作為阻擊敵人的陣地。當從淮陰來犯的侵華日軍和偽軍三千多人進入四連的伏擊圈時,全連猛烈射擊。敵人遭到沉重打擊後,集中兵力將四連緊緊包圍。根據敵情,四連同志分析敵人此次出動是企圖消滅我駐在六塘河一帶的淮海區黨、政、軍領導機關。指戰員們表示誓死保護領導機關。全連在劉老莊後開闊地帶的一條“抗日溝”里固守。戰鬥從拂曉到中午持續六個多小時,打退敵人五次衝鋒。彈藥將要耗盡,立即組織戰士到前沿陣地敵屍上去搶槍彈。敵人五次衝鋒失敗後,改變戰術,集中所有小炮向四連陣地轟擊,由於敵人的炮火猛烈,四連戰士有的犧牲,有的負傷,連長一隻手被炸傷,他也負傷多處,滿身血跡。他和連長分析敵人還會反撲,果斷決定:留下輕重機槍各一挺,集中剩下千餘發子彈,其餘槍枝全部拆毀,與敵人拼刺刀肉搏。當敵人蜂擁合圍上來時,他從戰壕里一躍而出,大喊:“同志們,接受黨和人民最後考驗的時刻到啦!和敵人拼啊!”在一片壯烈的喊殺聲中,四連剩下的勇士們齊向敵人衝殺,展開肉搏戰。夜色降臨,戰鬥結束了,敵人死亡二百餘人,傷三百餘人,一無所得。因敵我力量懸殊太大,四連八十二勇士全體壯烈殉國。事後,朱德總司令、陳毅軍長等首長為八十二烈士題詞、送輓聯,並在淮陰縣劉老莊建了八十二烈士陵園。 |
相關詞條
-
李雲鵬[抗日戰爭時期烈士]
李雲鵬,男,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政治指導員。李雲鵬的父親是農村國小教師,幼年跟父上學,1935年國小畢業即在家務農。
個人簡介 犧牲經過 -
羅雲鵬
羅雲鵬(1910-1946) 原名張會璇,又名張敬載,張西平。黑龍江巴彥人。1926年春考入齊齊哈爾省立第一中學,同年冬轉入天津南開中學學習。參加校刊編...
人物經歷 革命工作 英勇犧牲 -
大鵬賦
《大鵬賦》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賦作。此賦作者以大鵬自況,把大鵬置於浩渺的天宇背景中,寫其巨大威猛,無所拘束,自由自在的脫俗神采,並以黃鵠等俗鳥形象與之作對比...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大鵬遇希有鳥賦
《大鵬賦》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賦作。此賦作者以大鵬自況,把大鵬置於浩渺的天宇背景中,寫其巨大威猛,無所拘束,自由自在的脫俗神采,並以黃鵠等俗鳥形象與之作對比...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大鵬賦·並序
《大鵬賦》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賦作。此賦作者以大鵬自況,把大鵬置於浩渺的天宇背景中,寫其巨大威猛,無所拘束,自由自在的脫俗神采,並以黃鵠等俗鳥形象與之作對比...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雲嬸
27集電視連續劇《雲嬸》由趙愛斌、何邦瑞編劇,文世斌導演,娜仁花、姜黎黎、汪寶生領銜主演。該劇以我國中部城市構建和諧居民生活為背景,通過雲嬸從農村來城市...
主創陣容 故事梗概 分集劇情 -
李梯雲
李梯雲,男,漢族,1906年生,湖北羅田人。又名李錦堂。小時讀私塾。1922年春,到羅田滕家堡高等國小插班。
李梯雲烈士墓 -
李彩雲
李彩云:1908年出生在甘肅臨洮縣城關鎮。1926年在甘肅省立第一中學讀書,當時在國共合作北伐時期,馮玉祥在五原誓師,他參加國民革命軍在蘭州報名參軍,入...
簡介 主要經歷 緣何被錯殺 平反 評價 -
魏朝鵬
3日下午,魯滌平自南昌趕到吉安,驗明是張輝瓚的首級,頓時痛哭流涕。 為感謝魏先生的幫助,中央特科還派人扮作塗作潮的朋友,宴請了魏朝鵬,並贈以皮袍、絲綢等...
簡介 鮮為人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