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鍇,字鐵君,自號焦明子,清代鐵嶺人,隸屬漢軍正黃旗,出身鐵嶺名門望族李氏,為明太傅寧遠伯李成梁後裔。清代著名歷史學家和田園詩人,與同時文人戴遂堂、陳石間齊名,素有“遼東三老”之稱。
李鍇祖籍鐵嶺,為康熙己卯年刑部右侍郎李輝祖之子,內閣大臣索額圖之女婿。查其鐵嶺譜書得知,他“生於康熙丙寅年(1686年)十月二十日戌時。由監生於庚辰年(1700年)補授本旗銀庫筆貼式。壬午年(1702年)緣事去職。丁亥年(1707年)南江效力,工竣議賜七晶頂帶。”中年時棄職“攜妻隱盤山,買田豸青峰下,構草舍,阿山畦以耕”(《鐵嶺縣誌·人物》),過著“因莊無物不天地,或不將身玷水雲”的庶民生活。乾隆初,朝廷下詔舉經學,朝臣多人舉薦李鍇,他以年老多病為由而推卻。李鍇才華出眾,博學多聞,喜好遊歷山水,酷愛品嘗香茗,常彈奏樂器,無事則閉門吟詩作賦,著述甚豐。晚年更少出門,很少與人來往,在盤山住20年,於乾隆十一年(1746)辭世。他在農村從事耕耘,和農夫田父結友同時目睹農民貧困,深感同情,甚至慷慨以助。他生1子,4女,年61歲卒。
文學成就
李鍇是朝野相聞的著名隱士。著有《睫剿集》、《睫剿後集》、(又名《含中集》)、《原易》、《春秋通義》、《尚史》、《南史稿》上百萬言,輯入《四庫全書》之中。他的詩歌,有些反映了田園生活,有些表示了對社會上醜惡思想的抨擊,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其風格,有人評價說“古奧峭勁,自辟門徑。”(《枚園詩話》)
李鍇的詩,不僅當時很有名望,而且對遼東後來詩歌的發展也有一定影響。如鹹豐年間出名的詩人魏燮均說:“遼東以詩名著者,國朝自三老始。三老者李鐵君,陳石閭,戴遂堂,皆吾鄉先哲也。余幼時讀其詩,竊慕其為人,恨生晚也,不獲視炙三老之教聆。”同時還留下一首《望盤山追懷李鐵君先生》的詩,詠道:“吾鄉有高士,隱在盤山陲。畢世忌榮祿,當年工賦詩。餘生嗟已晚,不及舉家隨。今望蒼蒼色,徒興往哲思。”足見其影響之深。魏燮均的詩歌具有較高的成就,和吸收這位田園詩人的藝術營養有很大關係,正如當時津門一名詩家華長卿所稱讚的那樣:“魏燮均詩筆追三老,胸懷隘九洲”。
《清史稿》記載
李鍇,字鐵君,漢軍正黃旗人。祖恆忠,副都統。湖廣總督輝祖子。鍇娶大學士索額圖女,家世貴盛,其於榮利泊如也。性友愛,兄伊山、祈山仕不遂,鍇省伊山戍所,累月乃歸。祈山罷官還,無宅,以己屋授之,並鬻產為清宿逋。嘗一充官庫筆帖式,旋棄去。乾隆元年,舉鴻博,未中選。十五年,詔舉經學,大臣交章論薦,以老疾辭。少好山水,遊蹤所至,務窮其奇。苦嗜茗,為鐵鐺瓦缶,一奴負以從。客江南,嘗月夜挾琴客泛舟採石,彈《大雅之章》,扣舷和之,水宿者皆驚起,人莫測其致也。鍇既以屋讓兄,乃築室盤山廌青峰下,閉戶躭吟,罕接人事。歲一至城中,一二日即去。居盤山二十載而歿。詩古奧峭削。著《睫巢集》,又著《原易》及《春秋通義》、《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