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書畫出版社; 第1版 (2001年6月1日)
叢書名: 中國碑帖經典
平裝: 87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672009X
條形碼: 9787806720097
尺寸: 29.2 x 20.8 x 1 cm
重量: 499 g
內容簡介
《麓山寺碑》亦稱《嶽麓寺碑》。唐李邕撰並書。唐開元十八年(七三○)立。二十八行,滿行五十六字。據《金石萃編》所載:『碑高丈七寸八、寬五尺三寸八。』額面文篆書『麓山寺碑』四字,碑在湖南長沙嶽麓公園。
李邕(六七八——七四七)字泰和。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開元中為官汲郡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其書初學王羲之,後擺脫其形跡獨創一格,有『書中仙手』之譽。李邕一生勤於臨池,平生書碑有八百通之多《麓山寺碑》亦是其中的一件行書傑作。
行書入碑始於唐太宗,此舉打破了歷來篆、隸、楷入碑,而行書莫入的局面。但真正以行書入碑,並以行書名世的是李邕。
李邕的行書取法王字,卻富有自己的個性。在用筆上。此碑硝峭利動健,迅疾跌盪,不同於王字儒雅散逸,恬淡灑脫;在結體上,他注重宏構,不斤斤於點畫的位置經營,這同王字偏重精巧,講究精微處的承接呼應顯然是有差異的。要言之,王羲之的行書是在險絕之中保持著動態結構的平穩,有一種濕潤疏朗的風韻;而李邕的行書結構更為欹側,造險生奇,筆勢開闔幅度大,恰如董其昌所評:『右軍如龍,北海如象。 』李邕可謂是行書豪放派的主要創始者之一。其書對後世顏真卿、蘇軾等書風的形成,無疑是具有深刻影響的。
媒體評論
《李邕麓山寺碑》簡介
《麓山寺碑》亦稱《嶽麓寺碑》。唐李邕撰並書。唐開元十八年(七三○)立。二十八行,滿行五十六字。據《金石萃編》所載:『碑高丈七寸八、寬五尺三寸八。』額面文篆書『麓山寺碑』四字,碑在湖南長沙嶽麓公園。
李邕(六七八-七四七),字泰和。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開元中為官汲郡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其書初學王羲之,後擺脫其形跡獨創一格,有『書中仙手』之譽。李邕一生勤於臨池,平生書碑有八百通之多,《麓山寺碑》亦是其中的一件行書傑作。
行書入碑始於唐太宗,此舉打破了歷來篆、隸、楷入碑,而行書莫入的局面。但真正以行書入碑,並以行書名世的是李邕。
李邕的行書取法王字,卻富有自己的個性。在用筆上,此碑峭利動健,迅疾跌盪,不同於王字儒雅散逸,恬淡灑脫;在結體上,他注重宏構,不斤斤於點畫的位置經營,這同王字偏重精巧,講究精微處的承接呼應顯然是有差異的。要言之,王羲之的行書是在險絕之中保持著動態結構的乎穩,有一種溫潤疏朗的風韻;而李邕的行書結構更為欹側,造險生奇,筆勢開闔幅度大,恰如董其昌所評:『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李邕可謂是行書豪放派的主要創始者之一。其書對後世顏真卿、蘇軾等書風的形成,無疑是具有深刻影響的。
《麓山寺碑》屬李邕晚年之作,其書風漸趨成熟,全篇筆力蒼健雄厚,結體開張,中宮緊縮,而每個字的筆畫都似有向外擴張的力量。劉熙載在《書概》中評曰:『北海書氣體高異,所難尤在一點二畫,皆如拋磚落地,使人不敢以虛驕之意擬之。』在結字上峻峭欹側,險中取勝,錯落參差,奇崛多變,或正斜,或伸縮,或靜動,或疏密,呈現出生動多姿、跌宕有致的意趣。
李邕曾告誡學書者:『似我者俗,學我者死也。』此明智之言,對於後世學書者無疑是一帖清涼劑。其實,李邕自己學書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實踐其諾言的一生。
此冊《麓山寺碑》系北宋最佳拓本。 張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