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他是一位獨臂、獨眼的殘疾老人,他是有著77歲高齡的退休教師。退休後的他沒有坐享清福,而是利用自家房屋,自貼資金9萬多元和老伴創辦了家庭輔導站,義務對中小學生進行校外輔導。
主要貢獻
16年來,他的家庭輔導站先後輔導學生5200多人,挽救迷途少年520多人,有300多人考上大學,其中26人考上清華、南開、中科大等名校。
李運生,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峪山鎮陳集國小的退休教師,襄樊市襄陽區峪山鎮家庭輔導站創辦者。
1973年,李運生因公致殘失去了左手、左眼,傷殘了右手。1982年,50歲的他因身體原因提前退休。退休後的李運生被鎮國小和中學聘為校外輔導員。
1992年,退休後的李運生一次在街上賣花,偶遇幾位退休老教師。聊天中他了解到一個事實:星期天和節假日,沒有了管束的孩子如脫韁的野馬。
“我想辦一個家庭輔導站,讓那些孩子有個歸宿。”而後,李運生與同是退休教師的老伴韓心芝拿出多年的積蓄3000多元錢,砍倒了屋後準備做棺材的10棵老樹,請來木工打做了十多套桌凳。從此,那間10多平方米的堂屋就成了一間不折不扣的教室。
從辦家庭輔導班以來,李運生家裡再也沒有用過銀行存摺。他和老伴每月近2000元的退休金全都用在了購買圖書和學習資料上了。為補貼輔導班,老兩口放下教書人的“臉面”,做衣服和鞋墊賣,還賣過花、撿過塑膠瓶……
峪山鎮地處偏僻,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留守孩子較多,這些孩子的教育也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李運生的家庭輔導站也就擔負起了留守孩子之家的責任。
如今,李運生義務辦家庭輔導班的事在峪山鎮已是家喻戶曉。
從1992年自辦親職教育輔導站至今,個人投入補貼在輔導站的費用達9萬多元,接濟、無償資助貧困生達1.3萬元,而他自己家裡卻沒有一樣值錢的家當。
在李運生的影響下,從2004年起,峪山鎮先後有58名離退休老幹部加入到義務辦學活動中,全鎮辦起了8個家庭輔導站,形成了關愛青少年的良好氛圍。
面對社會各界的讚譽,77歲的李運生老人說:“辦家庭輔導站,不能為我帶來財富和權力,但這裡有孩子們花一樣的笑臉和渴求知識的眼睛。為了孩子,足以讓我不為名利所動,不為殘疾所難,不為病痛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