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墓

李衛墓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字又介,號恰亭,官員。

李衛墓位於大沙河鎮政府駐地東北隅。乾隆御碑“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直隸總都謚敏達公李衛”。墓基鄰近李家祠堂。祠堂於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8月19日黃河決口沖毀。墓西南和東南不遠處分別有宮保府及大觀樓,宮保府與大觀樓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修建恢復。
李衛,字又介,號恰亭,生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卒於乾隆三年(1738年),終年52歲。據李衛家譜記載,李衛死後葬於豐縣皇甫樓村西。據保存完整的李氏族譜記載,李衛為彭城李氏望族的第十一代孫。其一世始祖李正居,原籍河北真定縣(今河北省正定市),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遷至徐州定居程子院(今梁寨鎮李新集)。李正居出身行武,歿後葬於程子院東首,世稱“一世祖林”(墓碑尚存)。李正居配張氏生恭、賓、謹、讓、武五子,李衛屬李讓之後。李讓為明佐黔國公錦衣衛千戶。李讓的錦衣衛千戶可以世襲,其後四代五人為錦衣衛千戶。李衛屬六世李鉉錦衣衛千戶之兄李鑄之脈。李鑄雖無世襲錦衣衛千戶,但是仍為“田園連綿,阡陌縱橫”的宦門大戶。七世李一中,號淮川。八世李從任,為一讀書人,增廣生。九世李藻,號未凝,即李衛的祖父,是位貢監生,後因李衛位居朝官,誥封通奉大夫。李衛的父親李宗靖(十世),號青立,武德將軍,誥封通奉大夫。由此可見,李衛出身宦門詩書之家。
李衛由“入資為員外郎,補兵部”。官運亨通,成為雍、乾二帝的重臣,可見其非凡的智慧與才能。雍正皇帝御筆朱批給李衛和有李衛的御批達21次之多。乾隆帝稱讚李衛說:“公,累任封疆,實心從事,勇往直前,無所瞻顧。”李衛去世,皇帝派欽差來豐,向李衛靈堂酬奠茶酒,並從北京運來棺木。可見李衛在雍、乾二帝心中的位置。李衛為官廉明,不但在所任職的地方留下很好的口碑,在豐縣也留下很多對他仰慕敬重的故事,如為手下小吏納官的故事、不計前嫌的故事、麻固宴的故事、龍王騙旨的故事等,成為豐縣人民在茶餘飯後稱頌他的話題。
1972年2月5日,大沙河果園民兵挖掘李衛夫婦墓,在地面下3米處發現棺木3具,一具已朽,內無物;另一具外有套棺,打開套棺兩側有小孩骨骼,棺上有棺衣,書“皇清誥命一品夫人”,死者頭戴鳳冠,腰圍玉帶,插金簪一對,頸帶項鍊,手帶金鐲。第三具打開套棺後,棺衣上書“光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直隸總督”,棺內金質帽頂一個,金鐲一對。鳳冠為金質,有“奉天誥命”四字,有兩龍15鳳,嵌玉石多塊,重一公斤。金鐲重350餘克,玉帶由二十多塊玉並嵌金邊。出土文物均上交省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