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桂

李芳桂(1748—1810)、俗稱:李十三;清代劇作家。字林一,號秋岩,鷲峰。清代著名劇作家。祖籍陝西華州(今華縣),出生於陝西渭南縣藺店鄉李十三村。由於民眾對他的愛戴的崇敬,死後不再呼其名而以其出生地名相稱。

.李芳桂出身貧寒。祖輩務農,僅有幾畝薄田兩間舊房。父親李增敏常年奔走行醫,把改換門庭、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省吃儉用供他讀書。在豆油燈下,父親看著兒子苦讀經書,母親也做著針線活陪伴到深夜。李芳桂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從小孝敬雙親,勤勞好學,為族人所器重。
乾隆三十二年(1767),十九歲的李芳桂第一次出門應考,母親送到柴門外,再三叮嚀:“你父望子成龍心切,平時管教嚴了些,兒莫放在心上。這次去應考,兒要奪取功名,萬一落了榜,兒要早些回來,免得娘操心。”李芳桂把母親的話牢記在心,一交考卷,沒等放榜,就趕緊回家。這一次李芳桂考中秀才,縣差來報喜,走到他家門口,兩扇破門掩著,一沒有鼓樂,二沒有請客,冷冷清清。縣差將喜報掛在牆上,向門內高喊,竟也無人答理。推門而入,只見李芳桂正和母親在烈日下推磨,汗流浹背。得知這就是新科秀才,縣差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沒討喜錢,沒吃喜宴,站著喝了一碗白開水,打拱告退。望著遠去的縣差,母子倆臉上流下又喜又苦的熱淚。
為了養家餬口,李芳桂從此在鄰村設館教書,過著清貧的日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李芳桂三十九歲,考中舉人,名揚鄉里。但他仍然繼續教書,繼續過著清貧的日子。朝庭並沒有給他一官半職。十年後,嘉慶元年(1796),四十九歲的李芳桂風塵僕僕,赴京參加會考,結果,皇帝的御筆並未點到這位三秦的才子,他只能乘興而往,敗興而歸。後來,只錄用他做了陝西洋縣的儒學教諭。面對冷漠的現實,李芳桂寫下一幅對聯: 縱口腹之慾割豆腐四兩帶聯
發雷霆之怒瞪門斗一眼隔窗
在洋縣,他只呆了一年時間,回家稍作休息,就第二次赴京參加會考。這年他五十二歲,還在一心一意追求功名。這也是他再一次東渡黃河,跋涉於呂梁、太行之間。等待他的卻是又一次的落榜。懷著失意的憤懣心情,李芳桂終結了數十年的科場拼搏,離開京都,回到生他養他的故鄉——李十三村。
李芳桂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但科場的失利卻使他貼近了農民民眾,深入了戲曲藝術,成為一名有影響的秦腔劇作家。教書之餘,他常常跟莊稼人一起,挨肩擦背地擠在皮影戲台下,觀賞這民間的優雅小戲,有時一直看到月落日出。他還和皮影戲藝人交朋友,有時請他們到書館聚會演出,交流心得。這個身處社會底層的知識分子,目睹了清王朝的黑暗腐敗,體會著老百姓的痛苦艱辛,萌發了憑藉戲劇這一藝術形式抒發思想感情的強烈願望,於是,就在這渭北鄉村的一個小小書館裡,在寒窗清燈之下,李芳桂邊吟唱邊寫作,一部部秦腔劇本問世了。
李芳桂的第一部劇本叫《春秋配》。通過兩對青年男女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抨擊邪惡,伸張正義,富有傳奇色彩和生活氣息。這部戲首先由他家鄉皮影戲藝人演出,很快傳遍渭河兩岸。嘉慶四年 (1799),秦腔著名藝人姚翠官將這齣戲帶到北京,在“雙和部西秦班”公演。生動的故事情節,濃郁的生活氣息,以及優美的音樂台詞,在秦腔演員的精彩表演下,立即形成一股秦腔熱、李十三熱,京城十巷九空,觀者如潮,爭議《春秋配》。緊接著,這部戲就遠播大江南北,先後被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劇與河南梆子移植演出。川劇後來將《春秋配》列為自己的傳統名劇。漢劇、湘劇、弋陽腔、粵劇也把《春秋配》中的《揀柴》、《贈銀》、《折梅》、《砸洞》、《落魔》等折子戲,作為自己劇種的保留節目,經常演出,歷久不衰。李芳桂的秦腔劇本早已成中國戲曲大家族的共同財富。
李芳桂落第歸來的十年,是他生命的最後十年,也是他戲曲創作達到高峰的十年,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十年。落第歸來,迎接他的是獨子的早逝與兒媳的改嫁。科場遺恨、家庭悲痛、社會憤慨,一齊湧上心頭。白天。他在書館教書,與老百姓的子弟為伍;夜晚,他伴著清風明月,在孤燈下奮筆疾書老百姓的不平人生。在這清苦寂寞的十年里,他寫下了八部本戲,二部折子戲,民間習慣稱之為“十大本”。八部本戲是:《春秋配》、《白玉鈿》、《香蓮佩》、《紫霞宮》、《如意簪》《玉燕紋》、《萬福蓮》、《火焰駒》,兩部折子戲是:《四岔捎書》和《玄玄鋤谷》。所有這些劇目,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傳世之作,二百年來盛演不衰。《白玉鈿》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秦腔正宗”李正敏常演的名劇:五十年代由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以碗碗腔的形式搬上舞台,受到觀眾歡迎。《萬福蓮》先由陝西著名戲劇作家黃俊耀改編為《女巡按》在西安演出,戲劇大師田漢觀看後改為京劇《謝瑤環》,名振京華。《火焰駒》拍成秦腔藝術片,在全國上映,影響久遠。
李芳桂一生酷愛戲劇,最後竟死在了戲劇上。嘉慶十五年(1810),皇帝降旨罷演地方戲,以加強對民眾的思想統治,陝西的皮影藝人遭到殘酷鎮壓。就在這一年的夏秋之交,捉拿李芳桂的專使,從北京來到渭南縣,為皮影戲,也為秦腔和所有地方戲編寫劇本的李芳桂在劫難逃。當村人聞知後急忙告知李芳桂時,他正和老伴在院子裡艱難地推著沉重的石磨,突如其來的打擊,使他立即口吐鮮血,跌倒在地。望著攙扶他的老伴,李芳桂說:“今日是凶多吉少,怕是活不成了。”老伴要他趕快逃走,不能坐以待斃。李芳桂艱難地爬出院牆,避開大路,穿行在田間小徑,跌跌撞撞地走了二十多里路,眼前是片野草叢生的茫茫荒灘,村舍遠去了,追趕聲消失了,年逾花甲的李芳桂突然眼前一黑,跌倒在草叢中,再也沒有能站起來,一代秦腔劇作家就這樣以身殉職,死在了荒郊野外!秋風吹著野草,沙沙地作響,仿佛在唱著哀悼李芳桂的輓歌。李芳桂的英靈像一座挺拔的雕像,屹立在三秦大地上。
說起李芳桂,很容易想到蒲松齡,他們兩人的生平與遭遇竟是如此地相似。一個是齊魯大地的民間才子,一個是三秦大地的民間才子。都是考了一輩子的科舉,而終究未能獲取功名。蒲松齡的一生,是讀書、教書和寫書的一生。李芳桂的一生同樣是讀書、教書和寫書的一生。蒲松齡寫成《聊齋志異》。李芳桂寫成《十大本》。他們都是不朽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