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號

李白號(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共稱“大李杜”。身長七尺有餘(約1.83米)。生於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又一說為李白出生於四川省江油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

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大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於裴旻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乾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言,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像新奇,構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為何號青蓮居士

取名青蓮是因為李白小時候住在四川江油縣清蓮鄉,說明李白對那裡很有感情,如李白的《渡荊門送別》中詩句,“仍憐故鄉水,千里送孤舟”,當時他身在湖北的長江邊上,長江先經過四川,再經過湖北,相對來說,四川即李白小時候住的地方是上游,所以他才滿懷深情地寫出這樣的詩句。

歷史上的居士

青蓮居士——李 白(唐代大詩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詩人)
蓮峰居士——李 煜(南唐後主)
山谷居士——黃庭堅(北宋文學家)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學家)
六一居士——歐陽修(北宋文學家)
東坡居士——蘇 軾(北宋文學家)
淮海居士——秦 觀(北宋詞人)
稼軒居士——辛棄疾(南宋詞人)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詞人)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詩人)
於湖居士——張孝祥(南宋詞人)
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詩人)
衡山居士——文徵明(明畫家、文學家)
青藤居士——徐 渭(明晚期文學藝術家)
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書法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畫家、文學家)
柳泉居士——蒲松齡(清文學家)
板橋居士——鄭板橋(清書畫家、文學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學家)
隨園居士——袁 枚(清文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