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李白村位於山東省金鄉縣肖雲鎮西2公里處。現李白村以楊氏居多,務農為主。
歷史由來
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唐開元年間,在任城(今濟寧市)居住。一個秋夜裡,李白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感覺自己被一團彩雲托到高空,悠然向南飄去。李白臥坐雲頭,俯身觀看,但見大地山水相映,繁花似錦,綠草鋪地,百姓安居樂業,村落里炊煙裊裊,一派祥和景象。
此情此景,李白詩興大發,雅詞妙句湧上心頭,欣喜不已的李白欲將心中所想形成詩篇,可就是找不到毛筆,心急之際,猛然坐起,方知是南柯一夢。夢醒的李白夜不能寐,只恨不能下得雲頭,到此佳境一游,與民同樂。遺憾之餘李白決定南遊,去尋找夢中的世外桃源。
第二天一早,李白跨上白馬,日夜兼程,快馬加鞭,從任城一下正南,來到了金鄉縣城南50里的地方,只見當地黃沙漫漫,樹枯草乾,人馬稀落,街面上幾間破舊門面顯得孤零零的。這時,從小巷子裡走出一群年輕人,這群年輕人簇擁著一個身穿紅袍,頭帶綢帽,帽上還扎一朵紅花的公子哥兒,但見此人油頭粉面,走路橫衝直撞,圍著他的那群少年,個個點頭哈腰,陪著笑臉。
他們徑直走到一處破門院外,七手八腳踹開院門,橫衝直撞地來到屋內,強行將一女子抱出院子,放在馬上,準備帶走。此時,兩位古稀老人從院內跌跌撞撞跑出來,一起跪在馬下,哭著央求公子哥兒開恩放過他們的女兒。這幫人哪裡聽的進去,一腳把老人踢倒在地。公子哥兒剛要騎上馬帶走女子,李白恰好趕到,厲聲喝道:“住手!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你們竟敢強搶民女,膽大包天!快放了這女子!”公子哥兒斜眼觀看,見一白面書生擋住了自己的去路,火冒三丈,猖狂地說:“書生不識好歹,趕緊讓路,不然要你好看。”李白冷笑一聲:“大膽狂徒,趕緊住手,不然小心狗命不保!”公子哥兒見李白不讓道,朝一幫少年使了一個眼色,少年得令,瘋狗似的撲向李白。正當惡少們接近李白之時,從李白隨身攜帶的書箱中飛出一桿毛筆,大筆如椽,對著這群惡少狂掃,只見掃得天昏地暗,瓦石飛舞,一群惡少也被掃得連翻帶滾,人仰馬翻。公子哥見勢不妙,同打手們惶惶如漏網之魚,急急如落魄之狗,奪路而逃。
老夫婦被眼前的情景嚇呆了,直到惡少們落荒而逃,才緩過神來,雙雙跪倒在李白面前,千恩萬謝。鄰居們見狀,紛紛跑上前來,向李白哭訴惡少們的不法行徑。原來這是當地一夥無惡不作的流氓混混兒,欺男霸女,喪盡天良。此次多虧李白及時相救,才使女子逃過一劫。李白聽罷,氣憤填膺,對百姓說:“我將毛筆掛在這老漢門前,此乃神筆,專鋤惡霸,以後只要是惡少們膽敢來作惡,毛筆會自動前來保護,將作惡者趕出去,這樣他們就不敢作惡了。”
李白義舉懲惡,百姓歡欣鼓舞,過年似的,拿出家裡最好的菜餚,最好的美酒招待。李白有感而發,提筆寫下詩一首:沐浴上天賜陽光,社稷庶民享安康。勿懼蒼穹有烏雲,義膽行道眾衷腸。詩罷,李白乘馬飄然而去。後來,這裡的村民再也不用受惡人的欺辱,從此安居樂業。百姓為了感謝李白,集資建了一處廟宇,取名李白廟,村名也改成了李白村。
生態農業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李白村堅持走生態農業的發展之路,以資源循環利用為主線,利用生物轉化技術,發展無公害、綠色、優質、節約型農業,取得明顯成效。
2005年,該村兩委成員及村民代表先後兩次到棗莊市山亭區參觀學習,看到旱池養藕用水少,產量高,藕層淺,省工又省力;藕池建造簡單經濟,每畝僅須5000元,能用10多年。引進了旱藕養殖技術,發展旱藕20餘畝。在發展旱藕的同時,該村建造沼氣池36座。利用人畜糞便及秸桿發酵產生的沼氣,來做飯、照明;沼液可用來澆菜、餵豬;沼渣成了優質的有機肥料,既提高了肥效,又消滅了寄生蟲卵等病源,施到藕池裡後不僅大大提高了藕的產量,還明顯減輕了病蟲害,而且藕的口感特別好,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有些養藕戶還在藕池裡放養了魚,做到了一池多收益。實現了“豬(牛)—沼—魚—藕”、“豬—沼—藕+菜—燈”等多種產業鏈模式。2006年旱藕畝產均達8000斤,產值近1萬元。
村民算了一筆帳,利用沼氣做飯、燒水、照明,一年節省煤炭、電費開支近600元。用沼液澆菜、餵豬,沼渣養藕,節約化肥、飼料開支近1000元,提高藕產量,增收1000多元。生態農業一增一減,增收3000多元,可謂一舉多得。
現狀
隨著華山瑤族鄉李白村電話線路的開通,桂陽最後一個行政村告別了水、電、路、電話“四不通”的落後狀態。李白村是桂陽最偏遠的少數民族行政村。至2002年底,該村仍是進出無公路,飲水要到離村1公里的山下去挑,照明靠煤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