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煦先生,乳名星聯,字光五,一八九一年出生於偃師縣大口鄉肖村後村一戶貧苦農家。
人物經歷
一九四四年出任偃師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時才用李煦這個名字,“意思是八路軍來了,才使豫西有了光明,宛如東方大升起了煦照朝日。”。
煦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其兄應聯,字赫臣,畢業於河南法政學堂。早年參加同盟會,與張鍅、楊勉齋結為金蘭弟兄。一九一二年(民國元年)出任汝陽縣縣長,隨置田宅,家景見好。煦弟李芳聯,字蘭谷,在上大學期間,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愛國學生運動。李煦先生自幼入鄉塾,聰悟勤勉,成為同輩學友中的佼佼者,後考入河南法政學堂。
先生博覽群書,經史子集、佛道儒墨,本草金匱,志怪俠義,廣泛涉獵。其中《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不僅通讀,還能大段成誦。直到五十歲後,仍堅持晨起背書。隨著時世變遷,先生逐步地接受了近代進步思想,尤其是從事革命活動後,閱讀並收藏了大量進步書刊,有《資本論》、《從猿到人》、《自然唯物辯證法》、《國家與革命》、《新青年》、《大眾哲學》、《生活周刊》、毛邊紙石印的《列寧全集》、《論持久戰》,第一次印刷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等。自己常年訂有《晨報》、《解放報》。這些進步書刊大多由黨的地下工作者由解放區帶來,這對先生接觸、同情直至投身革命,無疑起了重要作用。
先生愛讀書,愛藏書,惜書如命,是有名的藏書家。 因祖上清貧,留書不多,大部藏書由他們父子兩代置買。先生主家時,其收入的很大部分用以購書。古今中外、政經史哲、藝文綱鑑、農工林醫、名類報刊,林林總總,萬冊以上。其中珍貴者,如全套木刻《二十四史》分裝於二十四個楠木箱內,配以銅搭銅鎖,另有宋版影印的全套《史記》、《資治通鑑》,石版印《康熙大字典》,近代稀珍《獨秀文存》、《胡適文存》、《飲冰室文集》等。一九四五年先生隨皮徐部隊南下後,敵偽反撲,三番抄家,挖地掘牆,這些藏書也慘遭洗劫。
先生酷愛醫學與種植,篤信治病救人、造林綠化是造福於世的兩大善事。在精讀《本草綱目》、《傷寒論》、《皇漢醫學》的基礎上,於二十年代開始攻讀“上海鐵樵醫學函授”,系統訂閱《自強醫刊》,抄訂整理了大量醫案驗方,以中醫為主,兼及西醫。
先生交誼很廣,擇友卻很嚴。他在偃洛一帶的知交中如林東郊、任砥庵、王三江、任烙魯、楊交(畫家)、高佑(書家)都是有學識、有修養、有節操的名士。
先生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對革命的擁護與嚮往遠在抗戰前。其弟蘭谷二七年參加共產黨,從事地下革命活動,先生全力予以支持;他的兩個兒子(長庚、紹白)也都於三七年前入黨,為革命奔走,抗戰初期,先生送他們到延安參加了八路軍;出於民族義憤與救國熱忱,先生自覺接受並擁護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帶動全家投身其中。
一九三八年,蘭谷由南京返鄉,取道漢口,經董必武、葉劍英指示,帶回四位女同志:陳英、張琳(成仿吾夫人)、周慎宜、劉惠成,又到“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聯繫,黨組織委派紀西同志(即席國光。解放後曾任公安部副部長)來肖村,名義上是到後方避難,被安排到肖村完小任教,實際上是搞黨的地下活動,由紀西負責,食宿在先生家東院內。
“抗敵救援委員會”成立了,會址就在先生家。接著成立了“讀書會”、“婦救會”、“兒童團”,辦起了“識字班”,抗日救亡活動蓬勃發展,以肖村為中心,延及四周。他們傳播馬列主義,宣傳黨的抗日路線,學理論,學軍事,重建破壞的黨組織,吸收優秀分子入黨,著手建立抗日武裝。這一時期,以肖村南寨為中心,共發展黨員三十餘人,後成為抗日骨幹。被發動起來的人民民眾,抗日情緒高漲。婦女做軍鞋支前、青年知識分子集會宣傳,演街頭劇,許多青年奔赴延安參加八路軍(其中有三個農村姑娘:李玉珍、李賓珠、張克)。由於民眾基礎好,四四年皮徐支隊一入偃,便得到積極支持,單五肖村就買槍三百餘支,偃師警衛連中絕大多數都是肖村青年;及至南下,肖村的青壯年幾乎全部上前線,因此,有了“紅肖村”、“小延安”的美譽。
當時,中共偃、鞏、登中心縣委書記劉道安同志曾多次來肖村指導工作,三九年縣委書記陳耳東也住在肖村,同期先後來肖村工作的有“洛八辦”的何毅、張英(軍事教官)、彭雪楓,從永城派來的張子俊、章建召、劉貴升等,都由先生安置食宿,提供費用。
李煦先生有一個值得自豪的進步家庭,兒童放哨掩護,婦女為地下黨的同志端飯送水,縫補漿洗,六十歲的赫臣夫人兩次執行任務:一次是張琳、周慎宜、劉惠成三女同志回延安,她護送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一次是肖村女青年李玉珍、李賓珠奔延安,她護送到“洛八辦”。
一九四四年日寇進犯豫西,偃師淪陷。同年皮定均、徐子榮率抗日先遣支隊挺進豫西,支隊派柳林、武占魁同志來先生家,共商武裝抗日、建立民主政權事宜。農曆九月初五,支隊首長會同偃師縣委召集各階層人士在翟灣開會,醞釀籌備成立偃師縣抗日民主政府,會上經過民主協商,一致推舉先生出任縣長。
農曆九月六日晨起,肖村人聲鼎沸、群情激昂,集中輕機槍一挺、長短槍一百餘支,齊聚先生門前誓師。先生號召大家跟著共產黨、八路軍打日寇。這一百多條槍和一百多名熱血青年組成的隊伍便是偃師警衛連的前身。
新生的人民政權在與日、偽、頑的殊死較量中求生存、求發展,刀光劍影、烽火連年,這對幾十年來居家耕讀,溫厚儒雅的老先生,不啻是嚴峻的考驗。縣政府剛成立半個月,日寇便糾集偽頑三百餘人向縣政府駐地董村掃蕩,後多次進犯,追剿不捨。迫於形勢,政府機關先後輾轉夾溝、佛光、扒頭、管茅、孫坡、楊窯、山張、南寨,數次與敵人遭遇,先生率機關工作人員,徒步奔走、轉移。有一次,在由扒頭向孫坡轉移時,被日偽打散,先生失去左右,扔掉棉衣,半夜奔往山張,和青年人一樣經受了戰火洗禮。
戰事稍息,便放手開展工作。“倒地”、合理負擔、減租減息,改造保甲機構、建立區一級民主政權、反霸除奸、擴大統一戰線等。公務極其繁忙,經常吃不上飯,睡不成覺,先生執行黨的指示,勤政盡職,不遺餘力,受到軍政領導的很高評價。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皮徐支隊奉命撤離豫西、揮師南下。先生跟隨支隊南下,徒步奔走,到達桐柏縣。
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輝的一生。